踏进御书房的左慈,脸上堆满了笑意,这一次他总算能扬眉吐气一回了,帝国大学里的各个研究组,有关墨家机关学那一块几乎是每个月都有新成果出来,目前帝国的各种工坊里用到的荆棘齿轮系统,各种新的车床都是墨家机关学的杰作,帝国大学里那么多研究组,可以说只有墨家的机关学是唯一对得起天子每年投入的大量资金的,所以在帝国大学里,那些该死的机关学学者总是趾高气昂的,好在他们这些研究道家丹学怎么说也制出了水琉璃,还不算地位太低,不过人争一口气,左慈可是做梦都想让道家丹学成为帝国的显学。
“陛下,这是臣和其他同僚花费数年时间编制出的丹素表。”左慈将带来的一份文件交给了王越,这份丹素表其实就是一份元素周期表,当然没有后世那么仔细完备,不过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一种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打开丹素表,刘宏不由一乐,实际上左慈和那些改行当学者的道家方士会去制定这个丹素表,其实也是他的主意,他虽然不太懂化学,可是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还是记得些,当时还是在雒阳城外保密的庄园里,他写了一条简单的化学方程式来说明玻璃的化学反应,左慈他们就是靠着那条方程式最后把玻璃给弄了出来,虽然耗费了很长时间和资金,可是当制成玻璃以后,根据其间各种记录的数据来参照刘宏给的方程式以后,左慈意识道这种方程式对于丹学的重要意义,之后七八年里他一直都在致力于完成目前他和那些同僚在丹学上所知的元素表,现在总算是完成了,这在他看来对于推动丹学的研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刘宏来说,左慈所用的那些道家符箓来表示元素,虽然让他有些不习惯,不过不管怎么说他都没有让左慈改成他所知道的后世那些西方元素符号,因为这可不是什么剽窃,而是帝国的学者耗费无数心血总结出来的,更何况他也觉得这些符箓符号更适合用做元素符号。
“你该不是只带这一样东西来见朕吧?”笑着收起手里的丹素表,刘宏看向了左慈,因为他从左慈自得的表情里看得出,他还有更好的东西没拿出来。
第一百九十六章 海上霸权在向帝国招手
电报,可以说是刘宏在掌握帝国以后,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最想看到被付诸使用的两样发明之一,通讯和交通才是一个庞大帝国的中央政权真正在技术层面上最需要的东西。不过可惜的是他投入大笔资金的蒸汽机和电报项目一直都是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实质性的进展,如果说蒸汽机好歹还制造出了简易的模型,在理论方面有所进展的话,那么电报就几乎是什么成果都没有。
而左慈这一次进宫,除了那份从长远来看对帝国化学有着重要意义的丹素表之外,真正要向刘宏禀报的成就在于他和其他同僚制作出了最简单的化学电池,换句话说驱动电报的动力源已经被发现了,虽然距离实用化还有着相当遥远的距离,可是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至少可以制作有线电报的模型了。
左慈带来的消息让刘宏大为振奋,不过十几年的帝王生涯已经让他十分沉得住气,在褒奖了左慈一番,刘宏按奈下了亲自去帝国大学看看左慈他们制作的化学电池的念头,而是决定从帝国大学调一批机关学的学者去帮左慈把有线电报的模型给造出来。
对刘宏来说,有线电报最大的普及难度还是成本问题,目前帝国只能说是处于一种畸形的发展格局中,虽然农业技术在整个帝国官僚系统的推动下,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工商业带来的技术进步却只限于帝国的繁华地带,虽然在他手里帝国的国力强于以前的任何一个时期,但是帝国的财政支出却也冠绝历代之首。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只要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与民休养生息,抑制官僚,基本上都能出现大治的局面,无论是文景之治,开皇之治可以说都是如此,而刘宏在这一方面甚至比孝文皇帝和孝景皇帝做得更好,在这十几年里他下令修筑的大型建筑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每一处不但没有滥用民力,甚至做到了盈余,同时加强集权,利用原本的豪族政治衰弱的历史趋势和帝国原本东西士人之间的矛盾,不但抑制豪强,甚至约束了官僚,如今的大好局面几乎可以说是他一手缔造出来的,虽然看上去过程平淡无奇,但是其中刘宏付出的精力却是不足为外人道。
短短的一个半月里,左慈和其他学者组成的研究组就制作出了有线电报的模型机,当然这个研究组里,除了左慈和机关学的学者,还有诸如研究材料和专门负责制定‘明码’的学者,可以说制作电报模型机并没有太费事,反倒是编制通讯用的编码花了那些艺文类学者很大的精力。
参照刘宏那简略的莫尔斯电码的原理,帝国的艺文类学者根据易经里的六十四卦将常用汉字和其他生僻汉字做了编码,完成了明码手册,然后接下来就是从帝国大学里挑选了最精通音律的学生来进行精确控制电报的操作,毕竟制作的有线电报模型机很粗燥,只有机器发出的嗒嗒声,想要从这种节奏声里正确地读取信息,需要长时间地训练才不会出错。
最后刘宏真正见到可以使用的有线电报机模型已经是三个月后,这其间左慈他们利用化学电池产生的电流还做了有关电磁之间的实验,而这引起了帝国大学里一大批学者的兴趣,于是顺理成章的新的电磁研究组在帝国大学诞生了,刘宏并不吝啬在这种研究上投钱,哪怕在很长时间里都可能像是把钱扔进水里,不过他却并不在乎,谁知道哪天他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更何况这种研究始终是有益的。
有线电报的实验,刘宏选择在内阁省和枢密院之间进行,当电线被架设好以后,内阁省的七位宰相在商量之后,选择了孙子兵法中的一段话,‘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用来发报。
杨赐将七人商议后写好的纸条递给了坐在发报机一端的太学生,接着七个人都是在他身边,以防止他将那张纸条上的消息透露给边上的另一组有线电报的接听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