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明本长老头戴黄檗僧帽,大红百衲袈裟金光闪闪。他率领僧众在山门两旁列队相迎。
看见汪寿昌下了车,明本便踏上一步,双手合十顶礼,说道:“阿弥陀佛!汪院使驾临山寺,不胜荣幸之至!老衲迎接来迟,还请恕罪!”
汪寿昌连忙上前还礼道:“哎呀,明长老,惊动你老法驾,真是愧不敢当,罪过啊罪过!”
明本说:“院使一路辛苦了,请上轿进寺吧!”
汪寿昌回头对身边的展侍卫说:“去告诉校书郎,让她和如烟下车,进寺安歇。”
展侍卫应声道:“是!”走下台阶,来到马车旁道,“校书郎,大人叫你们下车,到寺里去休息。”
其时,柳好好见马车停了下来,就知道已经到了普救寺,只是因为未听到汪大人召唤,不敢随便下车,也不敢向车外张望,所以仍然安坐车中,显得十分稳重。
柳如烟就不那么安生了,终究只有八九岁,一派天真的小孩子气。虽然因为柳好好不曾下车,自己也不敢下车去,却耐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早在那里偷偷掀开帘子,借着那条一寸来宽的缝隙,不住地向外张望。
此刻听到侍卫叫喊,连忙回身对柳好好说道:“好姐姐,好姐姐,大人命我们下车去呢,快快下车吧。”
“你急什么,傻丫头!”柳好好瞪了如烟一眼,微微弯腰,轻挽湘裙,缓缓移向车门。这时,柳如烟早已利落地下了车,放下踏步,在车门外等候。
柳好好到了车门边,先放下面网,而后微微提起长裙,由如烟扶着下了车。但见她一身素服,分外精神。头上青丝绾就了堕马髻,上插展翅彩凤衔珠银步摇,两弯柳眉,一双凤目,悬胆鼻[2],樱桃口,长就一副瓜子脸,面不敷粉而白,唇不涂朱而红。身上披一件月白色洒金长衫,内着白云绢对襟袄儿,下系一条白云绸百褶宫缎裙,脚上则套着一双出门穿的高底鹿皮小蛮靴。真是说不尽的风流娇态,描不完的旖旎风姿。
柳好好轻移莲步,款摆纤腰,袅袅婷婷地走到汪寿昌的身边。这时,众僧人只觉眼前一亮,不由得疑心是否庙里的白衣观世音菩萨走下了莲台。
汪寿昌见柳好好到了,说道:“校书啊,见过长老。”柳好好向明本长老恭恭敬敬地道了万福。
明本长老双手合十说道:“校书郎免礼。”
柳如烟在一边看那明本长老银须白发,一脸的慈眉善目,和蔼着那么可亲,不禁动了顽皮之心,便跟着给明本长老施礼:“长老,小如烟给您叩头啦,恭祝长老再活一百零一岁。”说罢,叩了两个头。
柳如烟的调皮,在军营是出了名的。以前她还惧怕汪寿昌,自从跟随汪寿昌来到京城,借着柳好好给她撑腰,便越加地淘气。有时疯起来,连汪寿昌也拿她没办法。
但这是佛门净地,一个女孩子竟如此顽皮,也未免太不像话。于是汪寿昌把脸一沉,喝道:“如烟,休得无礼!”
明本却感到无所谓,只觉得小孩子天真可爱,见汪寿昌沉下脸来,忙在一旁为柳如烟解围,笑着说:“无妨,无妨,姑娘免礼。”回身对汪寿昌道,“请进寺内休息吧。”
于是汪寿昌被扶上了滑竿,一行人等随着知客和尚[3]法悟前行,一直来到普救寺中的方丈。
进了明本长老的方丈,汪寿昌问:“不知寺内可有安静的处所?”
明本道:“在本寺的西厢有一座院子。房屋很是宽敞,地势又幽静,和小寺有围墙相隔,可称独门独户。那是武则天当年上香时居住的地方,现在一直空闲在那里,只要让小沙弥打扫一下就可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