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人间四月芳菲尽

一路的风雪和颠簸,使年迈的汪寿昌不堪忍受。他还没走出中书省的辖区,便在山西宣慰司的晋宁路病倒了。

尤其当他得知老家陇西发生了大地震,和文宗皇帝驾崩的消息,更增加了汪寿昌的病情。

他们一行十人来到河中府[永济市蒲州镇]的驿站暂住,并让自己的校书郎[即秘书]柳好好写了一份奏折,请示现在理政的文宗皇后的旨意。

【一】《同赵校书题普救寺》杨巨源.诗

东门高处天,一望几悠然;

白浪过城下,青山满寺前。

尘光分驿道,岚色到人烟;

气象须文字,逢君大雅篇。

唐朝武则天做娘娘时,在河中府东边建了一所香火院,名叫“普救寺”。

普救寺的方丈明本长老,是一个年近七十的老和尚。他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

孙中峰年轻时,也是满腹经纶,文章盖世。

按说考个举人,中个进士也不在话下。无奈命运多舛,自从元朝统一中原后,却意外地取消了科举。

心灰意冷的孙中峰看破红尘,剃了度,戒了疤[1],在这普救寺出家当了和尚。如今他主持本寺,一心礼佛,成了有道的高僧。

当年,汪寿昌在陕西做平章时,便与明本长老交好。明本在得知昔日好友汪寿昌途径蒲州并身患重病时,便让悟尘小和尚把汪寿昌从驿站接到普救寺静养。

【二】《大林寺桃花》白居易.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当汪寿昌一行到了普救寺,首入眼帘的是那满院的桃花。

展侍卫前来回报道:“禀汪大人,明本长老亲自出迎!”

汪寿昌速令侍卫扶他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