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右相遇刺那天起,已经五天了。
五天来,王都的气氛一直凝重,作为王宫亲卫的千夫长,卫启更是处于高度的紧张中。
更让卫启心惊的是,子成被人刺杀而死!
右相吐血,王都惊惶,寒府的订婚宴不欢而散。
回王宫前,大王下达了一连串旨意:加强王宫警卫,所有人进出,须持寝玄的手令,所谓非王令不得出入宫禁;隔绝内外交通,正常消息自有正常渠道报来,宫中事片言只字不得外泄;通知所有郊、奠、师,无王令不得离开驻地;通知泞地,无王令不得登人田猎,不得请求远近郊、奠、师派人帮忙……
虽然早知道王室无小事,但卫启还是在执行完这一连串的指令后,才反应过来事情的严重性。
在子画册封以后,右相大人应该对大王有所防备了,若是右相大人把子成遇刺,判定为大王要动手的信号,抢先动手,王宫只得防卫,并在对方可能发起进攻时率先发起攻势。
因为子成的遇刺,战争一触即发。
至于长老会该如何做,大王没有提及,也没有旨意下达。事后传来的消息是,长老会昨日商议的结果是谁也不会帮,不动。
这个消息传入宫中,卫启明显感到大王着实松了一口气,然后叹息了一声,去了妇息的宫中。
当晚在寝宫中,大王对妇息罕见的大声,大王与王后的争吵让宫中一片寂静,所有的丝竹都停止了,远近的在豆焰下争论着女红花样的命妇宫女也息了声音,吹熄了灯,忐忑地期望着能听清大王与王后的争吵内容。
今日一早,卫启询问了当值的亲卫,亲卫嗫嚅着说,大王呵斥妇息不该有超出分内的野望,而妇息不承认自己曾安排、授意过谁对右相或是子成动手。
“听大王的语气,是绝不相信王后没安排人去杀子成,王后也坚决不认大王的指控,渐渐的也大声起来,大王气不过,气呼呼离开王后,到另一间房睡了。”亲卫对卫启说。
亲卫说的另一间房,无疑是顾氏女的住所。卫启思索良久,低声交代亲卫一定要保密,对任何人都不要说起这事,却忘了自己也是“任何人”之一。
是妇息动的手?
卫启朝着路寝的方向深深望了一眼,不明白,如果是妇息,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毕竟妇息的儿子,排名在右相之后,也在子见之后。
但大王都这么认为,总不会错。
卫启想不透,叹息一声,查看属下换班的情况。
在没有新的王令下达前,这样的高度警备就得一直持续,正常的外朝——往日都由右相负责的,已经委托巫亘,大王和右相大人都不参与了。
卫启很担心,这样的对峙,相互间不接触、不交流,只会让大王兄弟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不过卫启没有担心多久,昨日来自沚方的消息打破了这种沉闷。
沚国方伯派人来报,邛国一日之间,侵袭沚方两处村邑,掠走人口数十!随后,唐国来报,邛方侵袭!大王说要去右相府看望右相大人,到夕食时分,宫外通传,右相大人在治朝拜见大王。
卫启心中忽然有点感谢邛方的掠扰,若非如此,这一对兄弟见面怕是没这么快。
他还有点佩服右相大人的胆识,敢在这种情况下入宫来。
若是大王真有心对右相动手,王宫之内,只需一声令下,右相绝无侥幸之理。
右相来了,大王却去了觋宫,卫启思虑再三,原原本本将大王的想法对右相说了,心中担心右相不信,但右相只是轻叹一声:“卫启大人,请转告大王,他的弟弟今日前来,只为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