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杏荪不必拘礼嘛!你我认识不是一天两天了,何必拘束?快快请坐!”李旭命人奉茶,寒暄一番后问道:“杏荪无事不登三宝殿,可有要事?”
“回王爷,卑职确有一事禀告王爷,还望王爷斟酌。”原来盛宣怀在上海筹办南洋公学,不料上海这些年经济繁荣,地价飞涨。南洋公学不仅城里地皮买不起,就是郊外也是地价惊人。盛宣怀虽然手里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实业,自己还是天津海关道,可也出不起这么多银子啊---现在这个时候他知道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也不敢挪用公款办学!
盛宣怀倒是想从银行贷款办学,可问题是没有银行愿意给他贷款---天下都知道他是李鸿章的人,也都知道义勇王和老李中堂不对付,谁愿意趟这浑水啊!没办法,盛宣怀只好硬着头皮来求义勇王了。
“杏荪,办学是好事,本王支持你!说吧,除了没地方还有什么问题?”李旭向来支持社会办学,不遗余力鼓吹大办新式教育学校---不管是办大中小学还是幼
儿园,也不管是私人办学还是官费办学---只要办学就大力支持!象盛宣怀连续两年办大学这种好事,李旭自然高兴!
“回王爷,目前最大问题就是地皮!其他的事情卑职都可以想方设法解决---唯独这地皮实在太贵,超出卑职财力了!”
“为什么不向教育基金申请?为什么不到银行贷款呢?这些都有政策嘛!”李旭有点奇怪,为了发展教育解决教育资金问题,政务院专门设立了教育基金,任何办学都可以申请---只要符合条件,谁都能申请!
盛宣怀没有说话,只是苦笑。李旭明白了,没人敢招惹李鸿章的铁杆心腹啊!于是,他说道:“这样吧,杏荪,宪兵司令部在上海城里有一块地。本王去看过,地方不小,就在徐汇那里---本王让部队搬到城外去,这块地给你办学!”
李旭当即拍板命秘书通知宪兵总部,准备给南洋公学腾地方---在李旭看来,部队到城外办公没什么。办大学要尽量方便师生学习生活!
盛宣怀没想到义勇王如此干脆地支持办学,心里
十分激动,连忙表示愿意租用此地,待以后有钱买地了就还给义勇军。
李旭哈哈一笑,说道:“杏荪,这块地无偿给你办学---本王就一个条件,南洋公学必须办好!杏荪,国家需要大批优秀人才啊,现在的大学还太少了,必须加快办学!”停了一下,他又说道:“本王知道自从李少荃离职后,你们这些淮军老人的日子都不好过---杏荪,本王认才不认人!只要愿意为国家做事,为老百姓做事,本王一视同仁!杏荪,请你告诉大家,国家需要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