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颐和园,李旭坐在小汽车上琢磨着慈禧太后派皇族子弟来江南读书学习的目的。他倒是欢迎皇族子弟接受新式教育,可以很好地起个带头作用当榜样---连皇亲国戚都接受新式教育,那些反对新式教育的极端保守派就没话说了,对普及新式教育很有好处嘛---不过老太后最后那句学习军事的话倒是意味深长啊,呵呵!
不过李旭对此还真不在乎,如果义勇军害怕别人拜师学艺就不是真正的强军了---真正强大的军队从来都是被别人学习的榜样但真谛却未必学得到啊!
而且这些皇族子弟还都是小孩子,可塑性极强,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改变这些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呢?李旭得意地笑了,义勇军最拿手的本事不是打仗而是教育人培养人改造人,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习
教育,相信这些皇族子弟的“三观”都会脱胎换骨吧!
很快容馨带着载沣等人前来拜会义勇王,马上要去义勇王的地盘了,自然要先来拜个码头。载沣此时已经袭爵醇亲王,品级尊贵都在义勇王之上但李旭是大权在握的实力派王爷,可不是一介无职无权的光杆王爷可比,就是太后皇上也得对李旭客客气气的,何况一个屁大孩子岂敢在义勇王面前放肆!
载沣等人都是恭恭敬敬地在李旭面前施礼,对这位大清国救苦救难的“活神仙”,载沣等孩子都是打心眼里佩服---小孩子都崇拜英雄豪杰!
李旭对这些皇族子弟也很客气,问了问情况就吩咐秘书按照容馨的要求具体办理---这些孩子都先进南昌军校学习,从最基本的军事开始学起,将来再看个人情况安排专业,其中载泽年纪不小就直接进入步兵科学习。最后送他们走时,李旭严肃地告诫他们军校军纪严明,切勿违纪违规,否则军法不留情面!
李旭目送容馨等人离去,这还是几年来第一次见到容馨,伊人虽然四旬有余却依然风韵犹存,只是李旭已经郎心如铁再也没有心情风花雪月---有的只是目光里
你知我知的心有灵犀…他微微一叹,此生若得一红颜知己也就足矣!
送走了容馨等人,秘书报告盛宣怀求见王爷,李旭点点头让秘书叫进。盛宣怀是李鸿章的心腹铁杆,甲午战后李鸿章罢官去职出国游历,盛宣怀也就树倒猢狲散没了人前的威风。不过他是个有本事愿干事的人,倒是不介意自己的处境也没有急着寻找新的靠山---他很清楚义勇王看重的是才干和能力,没有本事的人是入不了这尊大神的法眼的!
于是盛宣怀四下张罗着开办新式教育的学堂---这可是符合义勇王的宗旨,也是利国利民的实事,两全其美啊!去年他筹办了北洋大学堂,今年他又在忙着筹办南洋公学。不过他现在碰到了麻烦,不得不来找义勇王解决困难了。
李旭和盛宣怀也是老熟人了,认识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对盛宣怀他一直都很有好感---虽然他是李鸿章的淮系干将,但丝毫不妨碍李旭对盛宣怀的好感。他见盛宣怀进屋后恭恭敬敬地请安施礼,便微笑说道:“杏荪,别来无恙乎?”
“回王爷,卑职还好,多谢王爷!”盛宣怀没想到义勇王如此亲切相待,不禁受宠若惊,连连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