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这样简单的问题,吴之筱居然没援引成案来回,只寥寥几句便打发了,态度过于敷衍。就这样,吴之筱居然还被擢升为大理寺少卿?

群臣心生不满,却又都不敢表露出来,只能私底下窃窃私语,发泄几句愤懑。

“皇上为何如此看重这个吴之筱?他是糊涂了吗?”

“吴国公去世,她兄长又被派到祖籍去,皇上许是可怜她吴国公府,才对她多加关照。”

“皇上若真的可怜吴国公府,大可将她兄长召回,何需拼命袒护偏私她这个扶不上墙的烂泥?”

“就是因为她扶不上墙……”

小声议论到这里,群臣便以为他们了然了七八分,皇上打压吴国公府却不想被旁人诟病下手太狠,扯出一个吴之筱来,并对她关照有加,显得皇恩浩荡,披泽百官。

御道上,吴之筱一个人走在最前边,口中小声嘀咕着:“四月初一……辰时初刻,哎……得早早起来了。”

初来乍到不好失礼的,所以四月初一去大理寺上任那天,她得麻溜地爬起来梳洗,再坐上马车赶去位于东城的大理寺。

与同僚闲叙的上官慕清远远地看到了吴之筱一个人在前边走,便告了一声失礼,快步跟上吴之筱,伸手轻怕了她的肩。

吴之筱猛一回头,见是上官慕清,冲他笑道:“上官先生!”笑得肆意灿烂,并未受到非议所扰。

上官慕清对她躬身作揖,说道:“吴少卿,日后同朝为官,还请多加照拂。”

一字一顿,恭恭敬敬,客客气气,因太过郑重而显得有些滑稽好笑。他一个正三品工部侍郎,哪里需要她一个正五品大理寺少卿的照拂?且上官慕清平日里都唤她“阿筱”,少有正正经经叫她官职的时候。

上官慕清这是在打趣自己。

吴之筱同他一样躬身作揖,说道:“不敢不敢,在下无甚功德,只怕殊恩难负,更不敢大言不惭说照拂二字。”

上官慕清看着她故作严肃,绷着一张小脸,一本正经的模样,不禁被她逗笑了,抚掌轻笑道:“阿筱什么时候也学会谦虚起来了?”

吴之筱仍旧一副谦卑恭顺的样子,说道:“向上官先生学的,拾先生牙慧,让上官先生见笑了。”

她说话时,赵泠正好从她身侧走过,吴之筱赶紧上前挡住他的去路,并躬身作揖道:“赵中舍,日后同朝为官,还请多加照拂。”笑不露齿,微微抬眼,矜持得不像吴之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