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大战将起

“晓蝶姐姐已经平安生产,祖母为其起名盛承安,取自《论语学而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宪哥儿已经开始启蒙,宗哥儿和静姐儿也已经学会喊人了,第一个学会的便是喊爹爹,全赖大嫂嫂天天教导。另外祖母让我给您带句话,家中一切安好,兄长切勿挂念,一切以皇命为先,西北寒冷,嫂嫂新为兄长缝制熊皮大氅,让老赵一同带去。”

看着新到的书信,盛长槐突然涌起了思乡之情,嫡次子盛承宗,嫡长女盛静萱出生没几天,盛长槐就不得不继续前往秦风路,毕竟能让他待到张大娘子生产,已经算是皇恩浩荡了,在不出京,就真的是拿皇命不当一回事了。

盛明兰这次来信,不单单说了顾家姑母送的那个女子的真面目如何,还透露了另外一个消息。

盛长柏回京之后,和盛华兰曾经往王家拜访,希望劝说王太夫人和刘贵妃一家保持距离,免的将王家带入歧途,但结果不理想。

不是王太夫人昏庸,相反而言,经过这么长时间,往太夫人早都醒悟过来了,但是没办法,官家赐婚的圣旨已经下来了,王家嫡次子和刘贵妃姐夫的妹妹,亲事是板上钉钉了,连成亲的日子已经定下来了,王家已经下不了车了。

王太夫人终于想明白了,盛长柏和盛华兰去的时候,倒也没有横眉冷对,神色虽然不冷不澹,接受外孙和外孙女的大礼之后,就由王家舅母接待盛家姐弟。

那王家舅母在这个时候,到是出人意料和对待盛家姐弟非常和善,剧盛华兰所说,按照王家舅母的说法,王太夫人已经将和盛家的仇怨放下,相比于王家满门前途未卜,康大娘子一人便显得无足重要的。

也是到这个时候,盛家人才知道,刘贵妃之所以千方百计的要和王家联姻,全都是因为一个原因,王太夫人在康娘子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面,为了坑盛家一把,为刘贵妃出谋划策,将秦太夫人拉上战车,甚至于抬举落魄的封家,都是王太夫人的手笔。

王太夫人现在也后悔不已,正是因为她的建议,让刘贵妃觉得王太夫人是个女中豪杰,几乎将其视为谋主。刘贵妃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在官家有意无意的提点下,也知道找一个能给自己出谋划策的人物。

就连唐宗汉武,也得有才识过人的谋臣帮忙,才能立下万世膜拜的丰功伟业。刘贵妃想要替儿子夺嫡,到也有自知之明,他们刘家从上往下,都不是玩脑子的。

而刘贵妃作为后宫嫔妃,没法与外男接触,王太夫人有诰命在身,加上刘贵妃给的牌子,随时可以招进宫里请教。

王太夫人有两样好,太师嫡妻,多年接触官场人物,朝中诸相百官也都了解一二,可为刘贵妃答疑解惑,其二便是,除了和盛家这一次交锋吃了大亏之外,在官卷之中从来没吃过亏,在刘贵妃这样的人眼里,可算是了不得的人物。

当然,刘贵妃拉拢王太夫人,不是靠她出谋划策夺嫡,而是希望能从王太夫人口里知道哪个官员可以拉拢,哪个官员是太子死忠,那些人隔岸观火,对于她就足够了。至于更重要的事情,刘贵妃还是更加相信自己人,和盛长槐同科中举的,有个禹州学子,和刘贵妃家里是远亲,此人才是刘贵妃真正的谋主,只不过是外官,无法和刘贵妃多有接触,所以刘贵妃需要像王太夫人,和秦太夫人这样的人物为她答疑解惑。

王太夫人自作自受,等她醒悟已经没法回头了,所以只能为王家想一条后路。那就是参与夺嫡的事情,乃是她一人所为。盛长柏已经盐政一事,算是入了太子门下,若一招事发,王家受到牵连,盛长柏还能啦王家舅舅和表弟表妹们一把,不至于让王家满门遭殃。

所以才有了王家舅母刻意交好盛长柏姐弟二人的结果。

不同于王家想要回头而回不得,秦太夫人是彻底的把宝压在了永王身上,在她的穿针引线之下,东昌侯府已经上了永王的战车,没办法,官家演的太好了,民间已经有官家厌恶太子的传言了,秦太夫人戏演的好,不代表她能分清楚什么是戏,什么是现实,东昌侯府太夫人和自家女儿如出一辙。

东昌侯又是个耳根子软的,眼光见识又浅薄。眼看着太子因为顶撞官家,被官家责罚,禁足东宫,还真以为官家有易储之心,所以才急不可耐的提前投靠过去。

“顾家大哥听闻东昌侯府投靠刘贵妃的消息,气的吐了血,没两天就去了。顾廷烨已经袭爵,以宁远侯的身份前往河北路监军,兄长不必担心,他临走的时候,将屠二等亲信留在汴京,护卫我们母子。见字如面,妹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