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之前全武已经到转运使司请响了,若是全武不去世,欠发的粮饷也该到位了,转运使钱大人又不是傻子,不给军队发响,真的等军中哗变,他就等着被撤职查办吧,之前也不是故意拖欠,确实是朝中的银子还没到位。
整个西北,无论是秦风路,还是永兴军路,都没办法自给自足,没有朝中支持,两路都无法支持下去,今年朝中缺钱,该给的银子迟迟不到,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盛长槐和他一番交谈,安抚使司的建立,实际上是将他手下五州一县划分给了盛长槐管辖,他也就剩下了监察之责和财权,除了军粮和部分军械,比如军饷,比如建造坞堡,盛长槐更倾向于用五州一县赋税自给自足,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盛长槐不惜放弃了即将到手的三个月军饷,即便是只有六成。
钱宣也乐的脱手,在他看来,少了这几个边州的支出,朝中给的银子,他可以做的事情多了,比如修路搭桥,比如建造学府,这才是他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至于收复河煌,他并不怎么看好,虽然少了五州一县赋税,在他看来,自己是赚了,更不用说盛长槐答应该上交的马匹不仅不少,而且增加的一百,每年上交给自己四百匹军马,这也是政绩。
至于之前的军饷,他就是随口一提,没想到盛长槐答应了下来,那自然就顺势定了下来。
“子纯兄,不是我大意,而是故意为之,我且问你,安抚使司和转运使司差什么,差的不就是财权吗,钱大人虽然没说,但我心知肚明,他是韩章韩大相公的人。不同于太子倾向于开拓河煌,官家和韩大相公心里,想趁着北朝国主年幼,朝中内斗不止,趁机拿下燕云,我要是不争取财权,咱们这边收益再多,都会被投入河东,难道真要等太子登基之后,再行开拓河煌吗。”
之前说过了,那一次皇考之争,对于大宋的影响是深远的。
官家失去了公信力,对朝堂的控制一落千丈,他自然要想着重振雄风,无论哪朝哪代,帝王权柄的最高峰,莫过于开疆扩土。之前虽然盛长槐通过英国公向太子献出了《平戎策》,并添加了一些加快收服河煌速度的经济手段。
但是在官家看来,太慢了,而且,仅仅一个河煌,对于现在的大宋而言,不过是鸡肋,灭掉西夏还差不多。而北辽国主年幼,后族和皇族之间无休止的内斗,正是收回燕云十三州的大好良机。
北辽的政治结构与大宋不同,后族萧姓虽为两支,但经过多年联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争斗,有联合,皇族虽然只是一只,但皇族内部也不见得有多团结,加上两边支持的部族,倒也是势均力敌。
北朝国主即将亲政,可以预见的是,和之前几次一样,后戚和皇族的争斗会进入白热化,辽国前一任皇帝大杀后族,两边可以说已经有了血海深仇,再加上现在的皇后还未孕育皇子,太后和小皇帝又非亲生,更有传言说是皇族想要在小皇帝亲政之后废后。
韩章韩大相公军事战略马马虎虎,朝中内斗可是觉得没人比自己更在行,和官家基本上一拍即合,雄心勃勃的想要在他们两个手上收复燕云。
所以现在的大宋的现状是,帝后之争以太后的退让结束,下一步可能就是太子和官家的理念之争,至于会发展到哪一步,谁也说不准。
不同于之前太后和官家的争斗,盛长槐基本上不参与,这次西进和北伐的战略上,盛长槐是坚定不移的站在太子这边,不光是因为《平戎策》是他所献。
最大的原因是这个战略前世已经经过证实是确实可行且成功了的。而且,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的道理,已经在文化上逐渐汉化的辽国勋贵岂能看不明白这些。
一旦大宋漏出想要收复燕云的想法,恐怕辽国的后族和皇族会在某种程度上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没有燕云,大宋没有防御游牧民族的屏障,失去演员,辽国可是会退化到老祖先的荒蛮时代,说个不好听的,对于燕云,辽国比大宋的执念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