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页

张羡龄道:“那这样,你领人在西苑划几块田出来,作为母田。这母田一定要是上好肥沃的土地,所播种的种子务必是全是精心挑选,种植的密度要比一半的田地稀疏一点。母田所产出的稻谷、小麦或其他农作物,优中选优,作为良种。先发给坤宁宫名下宫田,令他们用此良种播种,再观后效。”

“臣记住了。”

“还有,”张羡龄道,“各地水土不同,也许会有特别的农作物,可以试着嫁接或者杂交授粉。”

萧荷花有些为难:“嫁接之事宫内可做,若是像娘娘若言,寻各地良种。臣在宫中怕是有些为难。”

“没事,这事我另外找人办,你们专心做事便是。”

等造办处的人走了,张羡龄立刻把文瑞康喊进来。

方才的谈话,又令她想起红薯玉米了,这两种农作物可是有名的高产,若能引进,势必能养活许多人。

文瑞康进殿来时,原本还是笑吟吟的,但听到中宫娘娘询问早年间寻找红薯玉米等物之事,他的笑容僵了一僵:“回娘娘的话,如今还在寻。”

寻了这么久都没寻到,别说负责寻觅红薯玉米的农庄管事,就是文瑞康都不知道如何向中宫娘娘交差。

张羡龄听了,皱了皱眉头,问:“可是有什么难处?”

“这件事确实不大好办。”文瑞康道,“娘娘之前提醒过,这红薯玉米应当是番邦之物。既然是番邦之物,那多半是从海上来,可……因为有海禁,边地渔民出海贸易全都是偷偷地行事,咱们的人去了,脸生,问谁都是摇头,因此寻找起来格外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