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婢从万贵妃、宇文令馨二人那里得到回信儿,她们已经将关于李建成、李元吉的情况告诉了李渊。
回到弘义宫,观音婢向李世民介绍了宫中有关的情况,和李世民商议下一步该怎么办。
李世民冷静地道,「先不用着急,还不知道阿爷信不信,我们斩且静观阿爷的动静。」
------
李渊是开国之君,并不是傀儡皇帝,在这攸关江山社稷承继的关键时刻,他也有自己的部署。
从淑景殿回到万春殿,他先是喊来内侍监王和,问了李建成、李元吉和尹德妃、张婕妤四人的事情。
王和所答,基本和万贵妃、宇文令馨说的一致。
李渊吩咐王和,「你派人悄悄将东宫的率更丞王晊、齐王府长史林琅分别喊来,朕有事要问他们。」
作为皇帝,李渊在东宫、秦王府、齐王府都布有眼线,只是怕引起儿子们的怀疑,平时不怎么动用,如今到了关键时刻不得不发挥他们的作用。
------
李渊先问东宫率更丞王晊。
东宫率更丞,官为七品,掌管东宫宫规执行,凡有宫女、宦者违犯宫规都是由率更丞出面讯问。
所以,王晊作东宫率更丞,掌握着东宫许多鲜为人知之事。有宫女、宦者为了讨好王晊,甚至主动向他告密。
王晊见到李渊,不敢有丝毫隐瞒,将李建成借佛事拉拢朝中官员、与尹德妃、张婕妤私下接触之事全部奏禀李渊。
------
李渊再问齐王府长史林琅。
齐王府长史,官为四品,掌管齐王府幕僚纲纪,随时关注齐王府幕僚言行举止。
李渊查问林琅齐王府的情况,因林琅无法进入齐王府后宅,对李元吉与尹德妃的来往并不了解,但对府中幕僚的情况却了然于心。
林琅奏禀李渊,李建成与李元吉来往甚密,大事小事都在一起商量;对于将「元吉」附会成「唐」字之事,林琅也多少有一些了解。
林琅向李渊密报,齐王府护军薛宝曾向李元吉说过,「大王的名字「元吉」,可以合成一个「唐」字,必将天命所归,乃大唐未来之主。」
------
李渊问过王晊、林琅,向二人交代,近期要密切关注东宫、齐王府的动向,有情况要及时向其密报。
紧接着李渊就有了一个特别的举动,先后将驻守灵州的李靖、坐镇晋阳的李世勣、坐镇洛阳的屈突通召进京,并分别单独召见了他们三人。
李靖、李世勣、屈突通受李渊召见之后,又即刻返回镇守之地,临行之前都秘密前往秦王府,向李世民表态:愿效犬马之力。
------
眼看着到了五月下旬,李渊那边仍没有要处置李建成、李元吉的动向。
这时候李建成又暗中派人,给段志玄送去一车金银财帛,来拉拢段志玄。段志玄也如尉迟敬德一样,没有接受,对李建成的好意进行了拒绝,并将此事禀报李世民。
程知节被外放康州刺史之后,却不去赴任,他对李世民道,「除非陛下将知节杀了,知节誓死不会去康州赴任,还望殿下早作决断,定下除去太子、齐王之事。」
秦王府中,高俭、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段志玄、程知节几人,日日劝李世民动手除去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却一直不做决断,全然没有了疆场上豪气干云、临机决断的勇气。
------
这日,李世民从弘义宫前院,回到后花园青庐,他向观音婢抱屈,「我快受不了了,舅父和四兄辅机,还有敬德他们天天嚷着让我动手除去大兄和四弟,吵得我脑仁儿都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