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杨广问罪的诏书之后,李世民劝李渊马上举兵起事,李渊则要趁此机会卜一下天命。
李世民心中认为父亲的想法太过离谱,观音婢却顺着李渊的话,也要试一下天意
------
劝人也是一门艺术。
在劝说别人之时,你要是逆着他,对方就会关上心扉,你说得再有理,对方也听不进去。
你要是顺着他,对方才会敞开心扉,虚心听你唠叨,你才会有将话继续说下去的机会,对方在心情舒畅之中,按照你的分析权衡利弊,最终才会采纳你的见解。
观音婢在习过《鬼谷子》之后,如今已是深谙劝人之道,经过多次运用,皆屡试不爽。
李渊听了观音婢所言,心中十分熨贴,快慰异常,他最喜欢亲近之人说他天命在身,那是他最强的精神寄托,和对未来最美好的希望。
------
李渊高兴地看着观音婢,脸上漾着慈爱的笑容,「阿婢,你说说,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做?」
观音婢语声沉静,娓娓说道,「阿爷,我听人常说,要尽人事听天命。不管做何事,尽了心力之后,才看上天如何安排。只所以这样,或许是上天在考验我等的能力和智慧,在考验天选之人,是否能当其位。」
李渊含笑点头,「嗯,尽人事听天命,是有这种说法。」
------
观音婢接着说道,「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就是说,对于天将降大任之人,上天必先考验他,历练他,使他进一步具备担当大任的能力。」
李渊边听观音婢讲圣人之言,边微微点头。
------
观音婢满怀崇敬地看着李渊,赞佩道,「阿爷如今手握山西五郡军政大权,执掌数万精兵,只所以走到今天,哪一步不是阿爷殚精竭虑、精心谋划所致?」
李渊慈祥笑道,「阿爷可不敢居功,这一切全多亏二郎和阿婢出了许多好主意。」
李世民见观音婢不但将要说的话说了,还哄得李渊心中高兴,也赶忙恭维一下父亲,「如不是阿爷做得好,我和阿婢有再好的主意也没有用。」
------
一对小情侣配合得天衣无缝,将李渊哄得呵呵直乐,他两眼都眯成了一条缝,笑望着观音婢,「阿婢说说,你这一次有何好主意?」
观音婢在李渊介绍情况之时,心中已是百转千回,她在思考杨广这次数千里之外,仅派一名司直,到晋阳下诏的动机。
让一名单使,到数千里外斩杀一位边城郡守,带回一位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想想都觉得如同儿戏。
在天下大乱之时,如此草率行事,难道就不怕激起兵变?即使杨广再昏聩,也当不会傻到如此程度。所以,司直方铎此行的真正目的十分可疑。
在李渊问观音婢之前,她已在心中对各种可能性一一作了考虑。
------
如今见李渊动问,观音婢已是成竹在胸,她沉着答道,「阿爷,我觉得杨广对你不放心,有意在耍诡计。」
李渊兴致盎然,笑着问观音婢,「杨广会耍何诡计?」
观音婢答道,「我觉得有两种可能,一种调虎离山之计,一种是敲山震虎之计。」
李渊呵呵笑道,「按阿婢的说法,杨广还真是把我当成一只老虎,左右不离一个「虎,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