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山重水复

春游曲 复冰 1816 字 2022-10-29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只能算聊胜于无。」

------

观音婢听李世民一样样说出来,说明他已经进行过认真的考虑。

她频频点头,同意李世民的说法,

「世民阿兄想得很全面,举兵起事绝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要想大事能成,必须短时间内聚起数万、甚至十万以上的军队。」

「这些军队还要训练有素,有成熟战斗力,方可有与朝廷抗衡的可能。」

「几百、几千人,有可能瞬间就被朝廷派兵剿灭。」

------

李世民情绪低落,神情有些黯然,他连声慨叹,

「我觉得大兄还处于空想阶段,没有制定可行的具体方略。」

「指望训练几百名庄丁,就想取得天下,实在是痴人说梦。」

「所有的志向和愿望,都需付诸实施方可逐步实现。」

「不迈出第一步,一切都永远是空想。」

观音婢见李世民心情不好,她也没有更好的主意。

两人都默默无语,各自陷入沉思之中。

------

李世民在想,下一步如何谋划举兵起事才有可能。

首先,李世民分析,由父亲李渊亲自谋划准备。

思来想去,按当前的情况是行不通。

这些年,李渊常年跟着杨广随驾出行。

根本没有机会和可能,在杨广的眼皮子底下,谋划筹备起兵谋反之事。

一个文职官员,想在杨广的身边起兵造反。

那不是疯了,便是傻了,是在自寻死路。

------

李世只有希望寄托在大兄李建成身上。

那么,由李建成暗中谋划是否可行呢?

他将李建成和他招揽的几个人在心中一个个进行品评。

李世民感觉到,这些人根本就不具备开创不朽功业的能力。

------

先从李建成来说,母亲说他多思寡断,是很准确的。

作为母亲,窦氏夫人最了解自己的儿子。

要弥补李建成身上的弱点,就需要有人来辅佐他。

李建成现在需要一个胸怀全局、多谋善断,能帮他进行全盘谋划之人。

这人要有胆略,还要有行动力。

最重要的是,这个人要得到李建成的充分信任。

李建成愿意将其作为主心骨。

这个辅佐他的人,可以引领或推动李建成一步一步往前走。

就像刘备需要诸葛孔明一般。

但是,现在李建成身边,就是缺少像诸葛亮那样的人。

------

李世民将下午见到的几个人逐一进行分析。

杨文干虽有些才气,但格局太小。

没有从政经验,对官场和政局不了解,且无实际领兵打仗的经验。

书中所学,与现实中应用不同。

即使杨文干有些见解,也是纸上谈兵,与现实相去甚远。

杨文干不具备左右李建成的能力。

他对李建成只能是唯命是从,听李建成号令行事。

尔朱升和乔公山有一身武艺,将来只能作为冲锋陷阵的武将。

至于说是否能堪大用,还需在实战中进行检验。

------

王珪虽是胸有全局,但他读的是圣贤之书,讲的是仁义道德。

在做人做事上,像王珪这种人,往往会循规蹈矩,因循守旧,不善变通。

而且他不懂用兵之道,难以对起兵之事起到参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