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山重水复

春游曲 复冰 1816 字 2022-10-29

李世民对观音婢说,母亲窦氏夫人临终前交代的有话。

这些话是母亲说父亲的。

如果从他口中说出来,有非议尊长的嫌疑,恐被视为不孝。

观音婢微笑着道,「那你就憋在肚子里,对谁都不要说。」

李世民为难道,「可是不说出来,就无法和你商议举兵起事之事。」

观音婢见李世民左右为难,就开导他,

「你我本是夫妻,夫妻一体,你难道还怕我将你说的话,向外宣扬不成?」

「母亲向你说这些话,也必是有一番苦心。」

「你不听母亲的话,也是不孝。」

------

李世民听观音婢说的也有理,就决定将母临终的话告诉观音婢。

「反正你也不是外人,我就对你说吧。」

「母亲说,她去世后,只靠父亲自己,恐大业难成。」

「她说,父亲有一个弱点,就是多思而寡断。」

「虽是志向高远,对未来的前景描绘得很好,但是一说去实施,就会裹足不前。」

「到如今,贵为皇亲国戚,一品的国公,却只授了个四品的实职。」

------

观音婢听李世民叙述窦氏夫人的临终交代,心中暗想,听阿姑的口气,好像对李渊心中不太满意。

但她却不敢问,怕触怒李世民。

李世民接着道,

「父亲、母亲素来恩受,她见父亲懒散,就不太强求父亲。」

「于是便把她的希望寄托在我们弟兄身上。」

「从小让我们好好练武、读书,树立远大志向。」

「在涿州之时,母亲见自己病情日重,深知此生心愿难了。」

「病榻之上,母亲对我说,大兄最肖父亲,事事皆要有人在后推动」

「母亲说我像她,让我多给父亲、大兄提建议,要推着他们往前走。」

------

观音婢对李渊和李建成的情况都不甚了解。

她问李世民,「父亲和大伯真如母亲所说的那样吗?」

李世民感慨,

「这世上最了解他们两人的,就是母亲。」

「母亲在世时,许多重要的事情,都是由她催着父亲和大兄去做。」

「如今母亲不在了,这种推动力不在了,就怕父亲和大兄安于现状。」

「如果真是这样,母亲的愿望就再也难以实现。」

------

观音婢听说窦氏夫人对李世民的期望,心里甜甜的。

她也觉得李世民确实像窦氏夫人,是个雷厉风行,能干成大事的人。

她鼓励李世民,

「世民阿兄,不要气馁,不是还有你吗?你也是母亲的希望。」

「既然母亲这样说,世民阿兄就按她交代的去做。」

李世民满怀愁绪,如今也是一筹莫展。

「我何尝不想按母亲说的去做?」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起兵举事连一点眉目,一点准备都没有。」

「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岂是易事?」

------

观音婢问李世民,「你不是说,大伯正在准备吗?」

李世民叹气,他将心中的忧虑向观音婢全盘托出。

「想举兵起事,不是简单的事,人、财、物都要精心准备。」

「人包括将帅、谋士、各级将士、兵源。」

「物包括武器装备、各种器械、粮草辎重、马匹。」

「财包括军饷、购置各种物品的费用等等。」

「到目前,这些都全无着落,何谈起兵举事?」

「而且做这些事,需要动用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财力。」

「如此兴师动众,又如何不被朝廷发现?真是说易行难。」

「大兄目前也只是招揽了几个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