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庄园,到了自家宅子。
长孙无忌安排秦歌,让他领奉书去见婢女云舒,先安置好行理和观音婢主婢二人的住处。
长孙无忌则领着观音婢来到外院书房。
两人进入屋内,观音婢见一位白衣少年在中间榻上盘膝而坐。
那少年见两人进来,连忙站起,面含微笑,注视着观音婢。
------
观音婢觉得这少年很是面熟,好像是曾经见过。
她愣怔了一下,觉得他像世民阿兄。
但是事出突然,观音婢心中不敢确认。
那白衣少年亲切地喊了一声,「阿婢妹妹妹。」
虽然声音有些粗犷,但语气却十分熟悉。
观音婢心中认定,他是世民阿兄。
是的,他就是世民阿兄。
见到阔别三载的李世民,观音婢几乎无法控制激动的心情。
泪水顿时溢满了她的双眼。
她飞奔过去,扑到了李世民的怀中。
------
观音婢还把自己当作没有长大的孩子。
她双臂搂着李世民,将头贴在他的胸前。
李世民也忘记了男女之防。
他用手轻轻地拍着观音婢的后背,任她依偎着自己。
稍等片刻,观音婢才松开双手,和李世民对面而立。
------
李世民帮她取下幂罗,双手抚着她的双肩,仔细端详着三年不见的观音婢。
见她原来的丫髻,已梳成了丫鬟,看上去长大了不少。
眼睛依然是那么的清澈,但比起三年前沉静了许多。
脸上未施粉黛,有几点泪滴挂在腮边。
眼前的观音婢,上身穿绯绿窄袖夹衣短袄,外罩白底红色碎花半臂,下穿淡清色净面长裙,显得既端庄又素雅。
此时观音婢才说了见面后的第一句话,
「世民阿兄,你如何在这里?」
李世民微笑看着观音婢,用手轻轻拭去她脸上的泪痕。
说道:「咱们坐下再说。」
------
原来,那日李世民来到新丰老庄,并没有当日就走。
而是在书房里住下来,和长孙无忌两人抵足而眠。
别后重逢,两人有说不完的话,互诉别后之情,畅谈世事变迁。
李世民提出想见观音婢一面。
对李世民这个请求,长孙无忌还真有些作难。
让观音婢和未来的郎子见面,这好像是于礼不合。
如果如实与母亲说,母亲肯定不会答应。
------
长孙无忌将自己的顾虑如实向李世民说了。
李世民装可怜道:
「辅机,我辛辛苦苦跑二三百里,来这里就是想见阿婢一面。」
「你怎能忍心让我失望而归?」
长孙无忌向李世民解释,
「未婚女子与人私会,让外人知道会笑话的,会坏了女子的名节。」
李世民取笑长孙无忌,
「辅机,你圣贤书读多了吧?」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我们汉俗。」
「你们鲜卑女子抛头露面的还少吗?好像没有这么多礼节。」
------
长孙无忌还是不肯同意,
「我们鲜卑人虽没这么多礼节,但进入中原一、二百年,早已入乡随俗,世族之家都是依的汉俗。」
李世民继续坚持,如果就此作罢,他之前所做的一切等于是白废心机。
他必须想办法说服长孙无忌。
李世民问长孙无忌,「你是不是怕我与阿婢见面,会坏了她的名节?」
长孙无忌点头。
李世民接着问,「女子坏了名节,是不是怕不好嫁人?」
长孙无忌回道:「就是这个道理。」
李世民呵呵笑道,「我和阿婢再过几个月就要成婚,你还怕她无法嫁人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