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事都被长孙无忌猜中,真是有点匪夷所思。
李世民心中暗道,这次我可什么都没说,他是如何猜到的?
他嘴上却问长孙无忌,「你如此确定,何以见得?」
长孙无忌根据他掌握的消息进行推理,
「宫中已传出风声,明年春天,杨广要再征辽东」
「到时候,相关官员和家属都要随行。李叔父和婶娘定要随驾东征。」
「你二人的婚期,不放在三月之前,会放到何时?」
------
李世民益发惊异,问长孙无忌,
「难道这《鬼谷子》里也有说法吗?」
长孙无忌用《鬼谷子》里的内容向李世民解释,
「《鬼谷子》揣篇言道: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
「你只要掌握足够多的信息,就能准确推测许多事情。」
「就相当于,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长孙无忌的一番表现,让李世民对《鬼谷子》更加神往。
他一本正经地对长孙无忌道:
「你可说过,这是阿婢的嫁妆,到时候可绝不能少。」
长孙无忌看李世民认真的样子,笑道:「放心吧,绝不会少。」
-------
说完李世民与观音婢的婚事,两人又谈起一起读书、习武的伙伴。
长孙无忌告诉李世民,长孙顺德、长孙鸿、长孙湛都已成婚。
长孙顺德的父亲于几个月前去世。
他承敕命荫恩,授了一个从七品的右勋卫。
所幸是正在孝期,否则明年征辽东,长孙顺德就不得不随军出征。
------
李世民慨叹,「也不知杨广征辽东,要拖到何时?」
「如果再拖两年,顺德阿叔想不应征也不行。」
长孙无忌也跟着感叹,「隋军征辽东,凶多吉少。」
「听说今年三十万大军溃败而逃,无数将士殒命。」
李世民替长孙顺德出主意,
「如果征辽东多年不胜,真到了顺德阿叔应征的那一天,说明大隋气数将尽。」
「你见到顺德阿叔,不如劝他先去应征,然后半路逃命。」
「这样官府也不知他是死是活,既不会连累家人,也不会无谓牺牲。」
「到大隋亡时,谁还会追究他逃兵役之责?」
长孙无忌点头,「此计甚好,如果真有那一天,我就这样对他说。」
------
婚期大致确定的消息,已由李世民送到了新丰老庄。
但还没有传到京城高府。
观音婢依然是每天沉浸在书中。
既没有待嫁的喜悦,也没有愁嫁的焦虑。
高秋娘依然整日陪着母亲。
观音婢每日除了看书,就是摆摆围棋。
下棋又找不到对手,弹琴怕扰了外祖母的清静。
不看书的时候,她只好一个人打棋谱。
------
那些老谱,观音婢摆了一遍又一遍,时间长了,就有些厌了。
这日,观音婢突然想起,那局她和李世民,没有下完的棋局。
她循着回忆,试着摆出来。
思虑再三,她落下了第一百零一手棋。
然后看着棋盘怔怔发呆,想着李世民下一手会如何落子?
她感觉李世民微笑着坐在自己对面。
还是那个只有十来岁的男孩,沉稳、自信中,还带着些稚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