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霸高兴地接着道:“那高凤看了书信后说,这是朱公子笔迹……张永问俺,姓朱的小子安危,俺告诉他姓朱的小子暂时还没死,要是拿不出一千两黄金便要死了……嘿嘿……张永、高凤二人立马让那狗知州去准备金子和美酒……俺等了许久,心里不耐烦,张永说这么多黄金、美酒现在拿不出,需要回城去取……俺想想也是,答应再等会儿,他们怕我等的焦急,便拿出酒肉,一左一右好生伺候俺吃哩……”众人跟着笑了一阵,袁霸又道:“俺喝了一会儿,那狗知州果真送来金子,还跟着二十多号人,一人挑着四坛美酒。”
有人问:“那十两银子的辛苦费,讨来了吗?”
袁霸骂了那人一声,道:“一千两金子都送来了,还去讨要区区十两银子,未免太小家子气,俺可不能丢了这个脸面。”
那人道:“袁兄说的是,我们江湖人物最要紧的就是脸面。”又问袁霸:“不知袁兄为何要用衣物裹着金子,这千两金子搬运上山可不容易,找个箱子装着,岂不轻松?”
袁霸骂了一声高凤,说道:“金子本来是箱子装好,那高凤太监忒也小气,说是朱寿小子只让他送一千两金子和一百坛美酒,没说要箱子,便将箱子收了回去,俺没办法,只好脱下衣裳去装,嘿嘿,俺历经千辛万苦才将金子搬上山来。”
原来高凤被袁霸打过,心里怨恨,故意刁难袁霸不给他箱子。袁霸回山去时,每走几步,金子便从衣缝中掉出,一边掉,一边捡,高凤看了袁霸狼狈、滑稽的样子,心里偷笑不已。这高凤忠厚老实,乃皇帝身边亲信太监,将袁霸一番捉弄之后,心中怨恨消了不少。
袁霸将事正好说完,一百坛美酒送到,众人大喜,皆赞朱寿神通广大。朱寿趾高气扬,呼道:“四海之内皆兄弟,在下有幸结识各位好汉,便以美酒相赠,来来来,一人一坛,不醉不归……”陈飞燕不甘示弱:“正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大伙将这一千两黄金也分了吧!”众人各取一坛美酒,一锭黄金,高兴万分。
酒过三巡,朱寿与人渐熟,几经交谈,只觉江湖人士豪气干云,光明磊落,遂左一句“张兄弟”,右一句“李大哥”,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袁霸最是热情,挤到朱寿身旁,手搭其肩,与之对饮一杯,说道:“嘿嘿,朱兄弟性子甚合俺意,今后有人欺负你,尽管报俺袁霸的名字,俺替你作主!”朱寿谢过之后,袁霸问道:“朱兄弟是京城的大官,肯定与皇帝小儿认识咯?”
听袁霸出言不逊,直呼皇帝小儿,朱寿装作不知,苦笑道:“自然与皇帝认识。”袁霸道:“你见了那皇帝小儿,定要让他封俺当个将军,给俺十万兵马。”朱寿面有愠色,袁霸接着道:“俺要直捣鞑靼老巢,为大哥二哥、三弟四弟报仇雪恨……”鞑靼无端犯境,猖狂掳掠,朱寿早有回击之意,听后,面转喜色:“定向皇上举荐袁兄弟。”牛飞不甘示后,也争着让朱寿向皇帝小儿举荐自己,朱寿笑着一并答应了。
听袁霸、牛飞二人兄弟长、兄弟短地称呼自己,却又一口一个皇帝小儿地骂着,朱寿心里很不是滋味,遂道:“二位有所不知,当今圣上玩世不恭只是其表,实则雄心壮志,心系天下,不失为一个好皇帝嘞!”
“呸……我呸!”二人同时呸出声来,袁霸先骂道:“皇帝小儿宠信‘八虎’,刘瑾那厮便是‘八虎’之首,且不说别的,陈兄弟的父亲陈老将军,便是让刘瑾给害死的。”牛飞又接着骂道:“自从正德小儿当了皇帝,咱家那儿的‘瞌睡’比老虎还凶猛,饿得咱好些时候没东西吃。”牛飞说不出“苛税猛于虎”,众人稍加思索,也能明白其意。
朱寿听后,无言反驳,顿觉皇图霸业,任重而道远,当下忧愁满面,端起酒重重地喝了一口,道:“众位兄弟不妨说说看,古今哪位皇帝受万民景仰,可称千古一帝?”
众人见问,各抒己见,白清逸最先答道:“李世民南征北战,平十八路反王,扫六十四处尘烟,创贞观之治,可称千古一帝。”
李邦武反驳道:“李世民不顾兄弟手足之情,发动宣武门之变,算不得千古一帝。”又道:“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武帝开疆扩土,四方臣服,可称千古一帝。”
林晖笑道:“好大喜功,征战频繁,苦了黎民百姓,依在下看,汉武帝也算不上。”又道:“扫六合,南征百越,一统天下,千古一帝非始皇莫属。”
邱重文接着道:“秦始皇残暴,非仁义之君,在下以为汉高祖可称为千古一帝。”说完后,又有人说出明太祖、光武帝、成吉思汗的名号,争论不止。
陈飞龙道:“五代十国时,烽火四起,宋太祖挺身而出,平定天下。”众人听后,微微摇了摇头,觉得宋太祖虽有功绩,仍不如秦皇汉武。陈飞龙又道:“赵匡胤性情豪爽,有江湖气节,凭一根蟠龙棍走南闯北,打抱不平,千里送京娘更传为佳话,可谓响当当的英雄好汉,陈某只恨生不逢时,未能追随宋太祖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迹……”众人听后,皆赞赵匡胤英雄气概,你一言,我一言,纷纷列举出赵匡胤的英雄事迹,直到英雄事迹全部讲完时,无话可说时,无端地又骂起了当今的正德小皇帝……
痛饮酒,笑谈古今事,酒量差些的人已经趴在桌上瞌睡,或身子摇摇欲坠,酒量好的人才喝到兴头上。忽然,屋外闯进一人,扎一条灰黑色盘头巾,穿一件麻布宽衫,腰间束带,步履轻盈,生的面白须长,举止儒雅,来人自通名号:“在下宁夏生员孙景文,见过众位英雄。”
庄主邱重文相请入席,询问来意?孙景文入了座,笑道:“汇集英豪,共谋大事。”说完,自己倒上一杯酒喝了,又道:“久闻陈飞龙、陈飞燕为父报仇,独闯皇宫,此举惊天动地,天下震惊,只可惜未能一举刺死宦官刘瑾,令天下英雄感到惋惜……后又传闻江湖义士延州打劫法场之事,更使人荡气回肠……”说完献上一物,乃一纸书笺。
邱重文粗略阅览,不甚明了,便转交白清逸。白清逸一看,乃一篇讨贼檄文,朗声念来:
“昔太祖之雄风,推蒙元之暴戾,平九州之动荡,起自垄亩,始于布衣;昔先皇之贤德,固社稷之良谋,勤利民之政务,励精图治,子民安居。先烈之劳,创千秋万代之国。
呜呼!仅百余之年,外患内忧,吾大明社稷可危矣。外患者,东瀛之国,北元之邦;内忧者,四方盗寇,朝臣奸佞。吾朝之奸佞,刘瑾为恶首,朝中污秽,皆为其党,堂上忠良,多受其害。
刘瑾者,卑贱之身,无耻之徒,取悦圣心以得恩赐,无才寡德却掌权威。可怜皇帝年少,误信奸人,致内阁刘健、谢迁饮恨辞去,害总兵陈展鹏含冤而亡。近日又有周东度宁夏屯田,敛财巨多;安惟学辱士兵之妻,营中愤怒;狗苟蝇营之辈,皆刘瑾党羽。刘瑾作恶多端,列证于此:其罪一,目无君主,欺上瞒下;其罪二,排除异己,陷害忠良;其罪三,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其罪四,作威作福,专政误国;其罪五,结党营私,图谋不轨;其罪六,私建宫殿,暗造伪玺;其罪七,勾结外邦,意图谋反;罪状罄竹难书,贼子万死莫赎,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
君不明则国不盛,贼不除则 民不安,刘瑾祸国殃民,势必除之。今布告天下,召四方英烈,九州豪雄,清君侧以兴大明之万世昌盛。”
念完之后,袁霸拍案叫好,将刘瑾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一遍。孙景文捋须微笑,环视四周,哪知,除了袁霸之外,无一人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