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页

但是现在,他没有这样干。

和那些封地在外的实权人物不同,他居然反其道而行之,命人返回权邑,让族人精英尽数迁往郢都,不管男女老少,都是如此。

不是斗皇疯了,而是那处大夫认认真真地分析过了现在的状况。

首先他断定楚国要等来援军,只怕也要一两个月,这还是最好情况,因为有勇气跟现在的李解刚正面的国家,实在是少之又少。

而这样的国家,还得跟楚国关系不恶劣,那同样也是少之又少。

那么不出意外,援兵或许会有,但搞不好这个冬天之前,是来不了的,等到明年的冰雪消融,那都是什么时候了?

所以那处大夫斗皇的判断,外援靠不住,谁都靠不住!

其次他断定李解的胃口很大,但李解胃口再大,也没打算把楚国的所有人都吃下去。现在放任郢都权贵出逃,只怕就是在筛选可用之人。

那处大夫斗皇换位思考了一下,在郢都有能力出逃还能逃出去之后活下来的,一定是楚国内部的封君,最次也是老牌土族。

对李解来说,这些人,基本就是废的,一个个拉拢过来的成本之高,不可想象。

但是他们都跑了,那么剩下来在郢都的,不是跑不掉的,就是对楚国忠心耿耿的。

不管是哪一个,对李解都是没啥威胁。

前者就是韭菜,随便噶;后者因为李解控制住了楚王、太后,他们只能认怂,投鼠尚且忌器,何况自己的君王?

所以这些逃不掉、留下来的人,对李解来说,都是有用的,而且是马上就能用上的。

再次斗皇认为,李解把楚国打趴下之后,要面对的潜在强敌,可能就两个。

一是借用援楚名义进行劫掠的外国部队,斗皇猜测可能是齐国或者燕国,但燕国太远,而且燕国太弱,根本撑不起这样的大场面,那么就只能是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