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商业战愈来愈烈的时候,1991年的7月20日,李思明又一次来到了香港,他将要参加一个香港富豪扎堆的慈善拍卖酒会。
第一百八十章 我很穷
李思明赴香港参加一个慈善拍卖酒会,并非是去撒钱。因为他缺钱,并非为了跟香港富豪们拼富,他是拍卖自己的“私人藏品”。
所谓慈善拍卖会,很显然在某个富人扎堆的地方,那些富豪们一边品着美酒,一边举着拍子,一张口就几十万甚至一百万的往上加,既豪气又体面——因为钱用在了需要的人,比如灾民的身上,那些拍卖的物品只不过是个由头。当然也不排除部分拍卖物品很稀有,在这种情况下,越稀有就越有人想得到,自然,最终竞争的结果,会让最终的价格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要是有几个富豪在某件拍卖物品上争强好胜,那对主办方来说,就太好了!至于是不是物有所值,就不是太重要的问题了。
这是有钱人的游戏,普通人只能看着眼馋。但李思明这次可不是跟李超人争奇斗艳,他是献出了自己的一套私人藏品,参与拍卖。
“李先生,请问您是来竞拍的吗?请问您对哪件物品感兴趣?是明朝正德年间的那套起拍价200万港币的家具,还是对一件宋朝张择端一幅画感兴趣?”这个富豪扎堆的地方,自然少不了记者。
当那些记者们看到了李思明的到来,立刻像闻到腥味的猫一样,围了上来,让李思明闻到女记者脸上涂抹的厚厚的一层脂粉味,还混杂着男记者身上的某个所谓名牌的香水味,李思明甚至闻到某人身上有狐臭味,这让他不得不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李思明第一次感到,要是有一帮保镖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可以让这种混杂在一起的奇怪气味远一点。
“不好意思,我不是来这里花钱的,我很穷!”李思明回答道,“要知道,内地从5月中旬至7月上旬,连降暴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全国多处受灾,损失严重。我没钱捐,可是我有一些比较珍贵的收藏品,可以拿出来拍卖,我希望卖个好价钱。”
1991年内地的江淮流域提前一个月进入梅雨期,江苏的常州、兴化,安徽的全椒,湖北的武汉等局部地区30天降雨量接近或超过百年一遇,各地损失惨重。血浓于水,同属炎黄子孙的港澳台同胞首先行动了起来。香港当局7月12日拨款5000万港元赈助华东灾区,全港随即掀起捐赠救助华东水灾的热潮。据有关方面统计,到7月23日,短短十天功夫,香港的赈灾筹款总额已达到47亿多港元。与此同时,台湾对华东灾区的捐赠也超过了300万美元。澳门的捐赠也超过了2000万澳币。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古巴这个小国,据说给中国兄弟捐了1700万美元,比所有的发达国家加起来还要多得多,仅仅是十二年前,古巴还声称跟中国不共戴天。
“李先生,您是开玩笑吧?”李思明说自己很穷,是实话实说,可是却没人相信,某记者道,“香江电器公司在内地市场已经是第一品牌,在东南亚也是卖得挺好,而且听说贵公司产品也在登陆美国本土;微星半导体公司制造出内地第一颗386芯片,在当前中美贸易纠纷的情况下,贵公司将独占内地市场;另外听说贵公司旗下的电讯公司正在制订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美国微软公司的第三大股东也是贵公司,这一切,都表明您会很穷?您真会开玩笑!”
这位记者很显然是位财经记者,对这里面的事情了解的很不一般,对李思明“装穷”很不满意。李思明一时有些愕然。
“诚如您所说,我们微星公司的投资计划从一开始就很多,今年开始才逐渐收回投资,但是我们今年的投入更大。目前微星半导体公司正在深圳上马一个8英寸的工厂,美国人还防备着我们像防贼一样防着我们,跟我们打官司。我倒是很想知道,美国各博物馆内有多少是来自中国的文物?anycall电讯还要追加投资,这都是高科技,要有高投入。所以总得来说,我们很穷。你看,为了给我们的同胞捐点钱,还必须来香港参加这样的拍卖会,我的时间很宝贵,你知不知道?”李思明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道。
“那么李先生,您这次准备拍卖什么物品?”有记者很好奇地问道。
“我可没什么宋代的国画,明代的瓷器,更没有青铜器,但我也有我特有的,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李思明卖着关子。
“不就是些像章吗?”曾智在身旁嘀咕道。
李思明很想捐点钱,可是手头比较紧,所以他在这时就想起了当年他“苦心经营”的毛主席像章大收藏。据说毛主席像章总共有八万多种,像章材质有金、银、铜、石膏、海绵等。直径最大72厘米,最小05厘米,最重的43公斤。图案则有舰、船、红旗、建筑物、天安门、诗词、语录等,设计造型五花八门,林林总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