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卫东那里还有人常去看看?”李思明想到此处有些黯然神伤。人总是会找理由,李思明觉得用自己很忙这个理由,有些牵强。
半个小时候后,姜厂长亲自开着吉普车来了,这辆吉普车李思明曾经坐过,很有年头了,看来姜厂长还挺勤俭节约,这艰苦奋斗的作风还在发扬。
“李老师,可把您给盼来了!”姜厂长一见面就十分热情地打招呼。
“我也挺想你们的。”李思明说这话时,心中暗叫惭愧,这些年他压根就没想起过人家,这一次因为是有求于人,才巴巴地上门来。虚伪啊!
“这几年,我去北大找过你几趟,可是人家说你已经不在北大了。问别人别人也不太清楚。你现在在干什么?”姜厂长回忆道。看来他不太关注新闻,至少共和国最南方发生的新闻这里还很滞后。也许关于李思明的新闻,这里媒体认为不值得转载。
“我现在在深圳一家公司。”李思明道,既然对方不知道自己在拍电影,他就没提这事,以免对方莫名惊诧或者打破沙锅问到底。
“这样啊,真可惜,你要是来我们厂,我们绝对欢迎。”姜厂长还念念不忘这一点。
“这么说,我不加入贵厂,姜厂长就不欢迎在下喽?”李思明笑着道。
“那哪能呢?古人有倒履迎客的典故,我出门一看,这天还挺冷,就穿得严严实实来了。”姜厂长开玩笑道,指着脚上的军靴道,“瞧见没有,这个靴子穿得还挺严实。”
李思明发现他明显地显出老态了,头发早已经花白,背也有点驼了,只是这声音还是那么爽朗。
“姜厂长,我这次来是想……”一路上李思明很想礼貌地插几句,说明来意,不过这个机会却很难得。
姜厂长很健谈,基本上是他说李思明听着。姜厂长现在很得意,文革后,他们厂人员最齐整,新一代年轻职工也成长起来。恰逢全国军工企业调整,后又逢南疆战争,因此获得了大量的国家投资和人员补充,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这其中,李思明曾留下的轻武器“设计”图样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生产的某型枪族已被定为制式装备。
不过姜厂长要是知道李思明是来挖墙角的,恐怕就不会这么想了。
吉普车往东向二龙山方向驶去,原野是那么的宽广,厚厚的雪原里,孤零零地站立着几棵白桦树,如哨兵一般挺拔,公路的两侧成排的却是柳树和白杨,不过这个季节除了雪松是绿的,在这冰雪的世界里看不到一丝绿色。李思明瞧了瞧车窗外冰天雪地的,情不自禁地紧了紧身上的棉衣。他暗想,还是到了目的地再说吧,万一厂长大人要是恼了,将自己抛在这荒郊野岭的,虽然自己学过野外生存,那玩艺可不是郊游。
“喝,感情深就一口干了!”在职工食堂,姜厂长安排了一桌好饭,陪同的人李思明都认识,当年都曾听过他讲课,如今都成了骨干。
李思明很久没有这样大口地往胃里灌白酒了。李思明看了看那白酒商标,“北大仓”牌的,很不错。陪同的人太多,还是没机会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