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

高府宅邸极大,那女子走过亭台楼榭,假山水池,直入内宅。面前是一座极大的屋舍,屋前修篁向天,偶有清风微拂,天音愉耳。一位清癯老者正在屋前恭候,见了那女子,急忙抢上前来,躬身施礼:“一别三十载,程仙子风采不减当年,老夫有礼了!”

那管家早已看的呆了,自家老太爷是出了名的刚直不阿,当年在京师就为了这等脾气,也不知得罪了多少贵人。如今告老在家,更是姜桂之性,等闲人物莫说面见,大门口便给打发了回去,前几日金陵知府亲来拜会,也照样拒之门外,听说这位知府回去之后发了好大脾气。今日老太爷竟然亲身出迎,又是这般执礼甚恭,也不知这女子是何来历。

那女子打个稽首,说道:“高大人急流勇退,后福无穷,贫道十分佩服。”从语气上看,却是个出家的女冠。高德松苦笑道:“素衣仙子取笑了,甚么急流勇退,不过是老了,有人瞧不顺眼,将老夫挤了下来。不过告老致仕倒也并非坏事,在家栽花弄草,却也自得其乐。程仙子,请进屋再谈吧。”肃礼让客。

那女冠芳名正是程素衣,二人进了屋中分宾主落座,自有侍女献上香茗。高德松抿了一口香茶,笑道:“程仙子远道而来,就请在寒舍多住几日,老妻当年自见仙子,时常念叨,今日得知仙子驾临,不知有多高兴,正在预备素斋,以表寸心。”

程素衣面纱无风自动,声音淡淡飘来:“高夫人有心了。只是贫道此来,乃是为践三十年前之约,不知高大人意下如何?”高德松一愣,微微苦笑:“仙子此言老夫自是尽知,三十年前仙子救我一家性命,按理自应将孙女舍给仙子做个徒弟。只是我那孙女自小娇生惯养,脾气骄纵,只怕触怒了仙子,反为不美。”

原来三十年前,高德松高中两榜进士,外放做了一任县令,恰好该县境内出了数起采花杀人的大案,苦主联合起来,日日来县衙大闹,高德松没法,只得上奏朝廷,调派高手每夜巡逻把守,终于发现那贼人踪迹。当下调集人手将之围困,最后死了数十人才将那贼人当场格杀。此案民愤极大,凶手伏法也算是极好的交代。朝廷大喜,下诏封赏,高德松升迁一级,当下交接了公务,雇了几辆大车,载了家眷积蓄,赶赴任上。

谁知那贼人虽然身死,手下却有几个亡命的凶徒,一心要为他报仇。打探出高德松赴任的行程路线,在一处深山老林之中设伏,一声号令,杀向车队。高德松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身边几个得力的高手被人一阵围攻,死伤狼藉,眼见就要不幸,想起自己身死不要紧,一家老小女眷却要受那无穷的侮辱,当时又急又气,昏死过去。

等他醒来,却见妻儿围绕自己身边,一个个满脸急色,却是毫发无伤。那些个贼人却尽数被腰斩在地,污血横流。面前站定一位出家的女冠,轻纱覆面,瞧不清面容,却是气定神闲,雍容以极。打探之下,方知自己昏死,妻儿也自闭目待死,忽听一声怒喝:“好贼子,焉敢行凶!”一道剑光飞来,只循着贼人绕的几绕,便将凶徒全数腰斩,杀的干干净净。一家人死中得生,自是感佩无极,高德松率一家老小叩谢仙姑救命之恩。

那道姑说道:“我名程素衣,乃北海玄女宫门下弟子,奉师命行道中土,算出大人有难,特来相助。”高德松当下拜谢不已,力请程素衣一同赴任,还欲修造道观供养。程素衣说道:“我此次出世,只为一件师门要务,如今业已办妥,即刻便启程回转玄女宫。高大人盛意贫道心领。只是还有一事甚是难以启齿。”高德松忙道:“程仙子救我一家性命,此恩此德天高地厚,但有何事,请尽言之,高某无不应允!”

程素衣这才道:“家师便是玄女宫之主。她老人家精通先天神算,高大人被难,便是家师命贫道前来解救。家师还算出高大人孙辈后人与我玄女宫有缘,须得拜入本门,否则必有横祸临身。”高德松一愣,说道:“小儿如今不过十几岁,离婚配尚早,这……”言下之意甚是不信。

第三十六章 前世灵光

程素衣道:“先天易数,上牵天命,下干轮回,岂在口舌之间?贫道也知高大人读的是圣贤之书,不语怪力乱神,但天数早定,是万万不能有违的。高大人若是不信,三十年后贫道自当再履中土,度那孩子入门,只望大人那时莫要阻拦。”高德松沉思半晌,慨然道:“仙子对我一家有救命之恩,便舍了一个孙儿与仙子做徒弟也算不得甚么。三十年后,高某自当恭候法驾,绝不阻拦便是!”

程素衣点头道:“高大人有此一念,贫道十分感激。既然如此,三十年后行再相见吧!”高德松还欲说话,程素衣将衣袖一挥,满眼金光乱闪,人已飞去不见。高德松这才知晓是遇到了剑仙之流,急忙又跪倒在地,拜谢不已。

自从程素衣飞去之后,高德松立身持正,宦海浮沉三十载,终于急流勇退,回到金陵祖宅,整日吟风弄月,懒理是非。与程素衣三十年之约,亦是无时不敢或忘。只有一点甚是烦闷,他一生只生一子,偏偏这儿子却也只生了一个孙女,老两口不惜重金,给儿子纳了三房妾室,倒也受孕了几次,但不是中途小产,便是幼年夭折。偌大高家居然只有个孙女继承香火。

高老夫人每日求神拜佛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高德松想得开了,安慰老妻道:“命里有来终须有,强求也是无用。我高家香火只怕是要断了。”老事到如今,老两口也只得息了这份心思,只全心疼爱这唯一的小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