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页

啊?高俅一愣,有这事儿?

赵仁礼说:“此四镇在唐宪宗年间全部沦陷吐蕃,不过仅仅四十余年后,就由大宝于阗国起义收复了。而这个大宝于阗国其实是华夏之国,而且世世代代都忠于天朝的。在于阗恢复四镇后不久,就通过归义军向后晋称臣,国主李圣天也受封为大宝于阗国王。在大宋开国的次年,大宝于阗国王就遣使入朝,也受了册封,所以说是大宋之土了。只是可惜,大宝于阗国在真宗年间被中国总督,宋国汗,回鹘黑汗尤素服·卡迪尔汗给灭亡了……”

“等等,中国总督?宋国汗?”高俅猛地站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儿?谁那么大胆,敢自称中国总督和宋国汗?”

第八百零五章 儿臣赵乾顺(八)

开封府,正是秋高气爽的日子。阳光洒在梨花别院中,洒在后院当中小小的池塘上,也洒在了潘巧莲和几个不停闹腾的武好古的孩子身上。

家里面的仆人忙忙碌碌的,趁着阳光明媚,将一床床准备带去界河商市的被褥报出去晾晒。罗汉婢最近又有喜了,才三个月,本来该是好好安胎的时候,可她却一点闲不住,还在院子里面跑来跑去,指挥一帮仆役收拾东西——她虽然第二次怀了孕,也挺讨武好古、潘巧莲的喜欢,但是奴婢的身份却没有解除,不过在武家的地位还是显著提升了。现在是武家的管家婆,武好古和潘巧莲准备搬家去界河商市的事儿,自然要她这个管家婆忙活上一阵子了。这可是好大一家子啊!

武好古的六个儿女中,长子武义勇和长女武美娘,都已经到了可以开蒙的年纪。不过武好古却没有为他们聘请西席先生,而是让潘巧莲教他们算术和认字,还让奥丽加教他们一点基本的武艺。

这倒不是他不重视孩子的教育,而是他认为宋朝的蒙学没多大用处,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加“现代化”的蒙学教育。

而这样的教育,在开封府是没有的。只有在界河商市才有一所筹备中的“新式蒙学”,是武好古按照记忆中后世的小学,再参考六艺书院的课程,再加上云台学宫出来的老师,才办起来的新式学堂,名称就叫“启蒙学堂”。

等武好古阖家迁往界河商市后,武义勇和武美娘兄妹,就将成为启蒙学堂的第一届蒙学生了。当然了,男女还是要分班的。

几个小家伙歪歪倒倒的奔跑着,两个大的在追逐一只皮球,就是蹴鞠游戏中使用的皮球。四个小的则跟着哥哥姐姐,摇摇摆摆的好像四只小企鹅。小孩子的叫声和笑声,响彻在庭院之中。他们一个个都长得健康壮实,看上去很让人放心。

六个孩子闹得满头大汗,而在旁观看的潘巧莲却是娴娴静静的在看着书。她的长相本就美艳,现在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年龄也长了一些,身材也婀娜了起来,变得犹如熟透了的果实,更加美艳不可方物。和煦的阳光洒下来,照在她的艳丽的脸庞上,而她却专注着手中的书册,秀美微蹙,若有所思。

武好古则站在她的对面,正在一张画板上用铅笔打稿——他是刚刚从界河商市回来的,是来向赵佶汇报和谈进程的。因为同辽国的和谈涉及到了商市包税分配的问题,所以武好古也就参与进去了。而且他还趁机给高丽人挖了个坑,现在就是为这事儿回开封府说明情况的。

潘巧莲看的书,也是武好古和苏迨、吕好问等几个大儒一起编纂而成的,还是哲学方面的书籍,名字叫《理性论》——没错,就是后世成为科学、民主和启蒙运动哲学基础的理性主义!

而之所以会有这本《理性论》的出笼,其实是《天理说》和《实证论》发生理论冲突后的必然产物。

在武好古西征的这些日子里,云台学宫内部因为《天理说》和《实证论》发生了争吵——这其实也是大批“通才”和“博士”从学宫毕业后,又被留校做学问后,必然会产生的矛盾。因为《实证论》所强调的注重实践和感官认知,同《天理说》的理论,存在着巨大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