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页

“王伯伯,你也知道,我们是刚进入到这个领域,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瞄准的是建筑用的特殊钢,主要经营的方向是防腐蚀,耐锈的一些高强度钢,之前没想过要做铁路部的生意。所以这关于轴承钢和车轮钢的技术方面,我们虽然有储备,可是还没打算这么早拿出来。如果要生产出来的话,生产线要做调整,工艺工序也需要调整,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他撒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就连王部长这样的老油条都给他忽悠住了,就连杨玉河也不能不对他是刮目相看。

“哈哈,这个我们了解,不着急,反正最近三年之内,只要你能够搞出来你所说的那个级别的样品,你可以随时来京城找你王伯伯……”

第982章 西太平洋集团

王部长,可是被李逸帆的这一番美好描述给迷惑住了,甚至李逸帆的讲解,让他突然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现在的他还是铁路部的副部长而已,而现在他明年换届之后,担任铁路部部长的事情,已经是内定下来的妥妥的了。

他是个和以往的个级别的部长不一样的人,以往的个级别的部长,大多都是红色世家出身,祖辈上要么是开国元勋,要么就是铁路部的创始人之一,再不济之前也是在铁路部身居高位的人的子弟。

而他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寒门子弟出身,最早的时候,就是一个铁路养护工人,后来要不是因为娶了个好老婆也就完全没有他的今天。

而最关键的是,现在他的老岳丈已经是去了,今后再也不能给他提供更多的帮助了,所以在很多人眼里看来,他到了铁路部部长这个位置上,也就是到顶了,将来绝对没有可能更进一步了。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自己却并不这样想,他今年才五十多岁,再过十年,是要保养得到,也不过才六十多岁的年纪而已。

而这个年纪,在这个喜欢老人政治的国度里,尤其是对于高层而言,不过是正当年而已。

如果他要是能够在这十年之间,做出那么一点成绩,不,应该是一大把的成绩的话,将来自己入住中枢,不说去拼九大长老里面的位置,但是最起码进入到二十五位说的上话的委员的位列,应该不是不可能的吧?

只要能够到这二十五位委员里混迹一圈,那他就真的到了比他原来的老岳父还要高的高度了,甚至可以从一个后来者的角度,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家了。

对于这样的前景,他是非常渴望的,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他要在他在位的十年时间里,做好了高铁这件事。

现在他还没上位,而高铁的计划也不过是在谋划当中而已,可是就是这时候,这个突然间出现的李逸帆,就已经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你说他如何能不高兴。

这高铁用的轴承,车轮,还有弹簧,别看和那些什么集成系统比起来,好像是没什么技术含量,可是正是这些最基础的东西,却也正是最难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