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页

之前他考察了宝钢,鞍钢,可是他们的产品都不合格,他还专门问过宝钢和鞍钢里,负责冶炼特殊球墨铸铁的工程师,如何才能够达到人家日本或者西欧的水平。

可是那些个所谓的专家工程师,却是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来,问道后来,那帮人还不高兴了,最后有些资历够老的还真敢给他甩脸色。

没把发,谁让钢铁系统也是一个不弱于他们铁路部门的大系统呢?

而且他们铁路部门充其量不过就是他们的一个大用户而已,用量还不如华国船舶,和建筑行业,所以人家完全没有必要专门为了你,就去加大力度去搞什么更难的球墨铸铁。

可是如果要是为了这车轮和弹簧,或者是轴承,专门去向外国人购买,这又很有可能会在今后的高铁技术转让方面,被那帮外国佬卡着脖子,这也正是王部长所担心的问题之一。

还好今天这个意外出现的少年,算是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王部长很高兴,而另外一边的沈局长也是一样的高兴,如果不是李逸帆之前说,他们家的那个钢铁企业,现在还没调整好,估计他现在都忍不住想要过去他们的钢铁厂里参看一番了。

要知道如果李逸帆家的钢铁厂如果真的能够生产出,符合高铁标准的车轮,轴承和弹簧的话,收益最大的无疑是他沈局长了。

铁路系统一个规模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里,包括客运段,货运段,和制造段。

客运和货运什么之类的就不说了,光是这制造段就分成好几个部门,其中最顶尖的就要数南车和北车。

而这两部分制造部门,一直都是不太对路,毕竟上面选用了谁家的产品,谁就能吃肉,所以两边就属于是竞争关系。

现在南边的南车集团,在秘密的和法国的阿尔斯通合作,说要搞什么华国之星的消息,他不是不知道。

而北车这边,因为历年来被上面的打压,现在技术上已经是比南车集团大大的落后了,尤其是在火车机头的研发制造方面。

以前在北三省这边,吉省省会是负责制造车厢的,而黑省的哈尔市,和北省的滨城是负责制造机头的,可是那是内燃机时候的事情。

而南方的南车,可是要在技术上比咱们这边领先不少,毕竟南方的经济比咱们发达,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南方的几个铁路局都更有钱,在往南车的投入,人家也更舍得。

可是北边这边就差得多了,而且北面的这些铁路局,关系更错综复杂,人员臃肿,抱着什么心思的人都有,不给你扯后腿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