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苏亦凡压根就没有时间来图书馆,在门口登记后顺着阅览室的书架走过去,他还不忘顺手把电话调成静音。图书馆里很多人坐在桌子旁并没在看书,反倒是在拨弄手机,还有人在玩掌上游戏机,书桌上摆一本压根不会翻开的书。
顺着书架走了一圈,苏亦凡拿出一本号称新闻周刊编辑撰写的《新媒体时代》,正想去找关于声乐方面的书,电话居然开始震动。
掏出电话看一眼,苏亦凡看到了来电显示居然是韩芸。
尽量让自己走到角落里,苏亦凡才接通电话:“有事?”
韩芸在电话那边声音很愉快:“听说你回来了,打个电话问候一下。”
苏亦凡压低声音说道:“我在图书馆呢,说话不方便……”
韩芸惊讶地“咦”了一声:“你在市图书馆?”
“对啊。”
“几楼?”
图书馆一共四层,苏亦凡所在的是二楼。
“我在社科分类阅览室。”
“等我一下,我马上就到。”韩芸匆匆挂了电话,果然是行动力强悍的女记者。
苏亦凡收起电话有点愕然,韩芸居然也在附近吗?这个从来都不务正业的女记者还真是闲,居然有心情来逛图书馆?
在社科的架子下面多拿了几本关于现代媒体和网对网络科技时代预测的书之后,苏亦凡发现了一件很糟心的事——在社科类阅览室里,居然没有一张空桌子。
很多人都是一个人占一张小桌,对面的椅子上放一顶帽子什么的表示有人。图书馆人流动量大,也无从考证是不是真的有人。
由此可见,年轻人的所谓素质,也就那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