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页

前年冬天从北阳回来,向父亲说起了北阳“1025”案件的传闻。没想到父亲竟然对事件颇为关注,得知女儿曾在荣飞妻姐家用餐,父亲叹息良久,真想见见这个荣董事长啊。说他上海有个朋友就是联投一个下属机构的干部,曾托那位朋友“盗取”过其全套的规章制度,家里那个小厂子现在人事、财务、营销上的一系列的制度都是抄袭人家的,那些制度我仔细研究了,真是别有天地啊。管窥联投,足以看出那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公司!联投创立不过十几年,做一行成一行,简直不可思议!咱这个厂子搞了二十多年了,基本上还在原地踏步——你有空读读,算了,你不是干这个的——父亲叹息良久。

春节过后,父亲拿到一本小册子,日夜捧读,其态度之虔诚,仿佛科举时代应试的学子,母亲笑他,他将那本小册子给田玉,“反正你也没什么正事,你看看吧。虽然是讲企业管理,但更是教人根本啊。”

《我们为什么工作》。封面上印着内部资料,没有定价,作者落款为荣飞。

田玉一夜未睡,将这本不足十万字的小册子读完了,心中羞愧万分。

为自己的走过近三十年的路,为自己自以为新朝潇洒的生活方式。

工作不只是人生的保障,更是人生的目的。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水平,工作水平决定人生成就。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只有付出大于所得才是正常的,应当的。

这是田玉自己提炼的心得。

全书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组成。全书那些吸引她着迷的案例80均为联投发生的故事,其余20为国外企业家的故事,有名有姓,有时间,有单位,妙趣横生,让人欲罢不能。既有如雷贯耳功成名就的企业家的故事,也有一般的员工的事例,无论联投还是外企,特点是全为作者自身所经历,那些生动的事例也折射出作者本人的为人。

像他那样的人生,该是何等的多姿多彩!

可是自己一直过着寄生虫一般的生活。写几篇小文,稿酬不够自己一趟旅行的,向父母要钱还那么理直气壮,父母的钱不就是给我挣的吗?

那个春节,田玉一直在家里收集联投的故事,更多是收集荣飞的故事。信息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透明,一条消息可以串出无数的链接。她很想看看他的模样,到网上却找不到一幅他的照片。一则消息引起她的注意,感觉到这件事不可能不刊登在主要的大报上,那是总书记视察麒麟汽车的消息。于是跑到市图书馆借出陈年的旧报,从那些九四年的报纸上找到荣飞陪同总书记视察的照片,看上去那是一个很普通的青年,没有系领带,很随意站在总书记身边正向总书记讲解着什么,总书记双臂环抱,微笑着倾听。真是年轻啊,如果在街上看到他,谁会想到竟是麒麟汽车的董事长呢?

田玉一面收集着荣飞的个人资料,一面密切关注着北阳爆炸案的后续报道。当然还有自己的好朋友王志敏的消息。事件发生的诱因是因为北阳一家军工企业政策性破产而起,那家企业的土地还是落入联投旗下的陶氏建筑囊中,3月17日,《经济日报》头版报道了陶氏建筑兴建廉价房的消息并配发了相关评论。

但一直没有看到关于王志敏家人的消息,似乎还在审理中。4月12日,潜逃在外近一年的临同高速案疑犯金宏森在呼市落网。此人曾在云南干了一段时间保安,由于能力出众,还当上了主管。但他的口音无法改变,通缉令悬在头上,自己便心虚万分,在当地一次公安对保安的例行整顿中不辞而别,逃之夭夭,连工资都没领。他的情况引起当地公安的怀疑,一查网上的通缉令和其所在企业提供的照片和生活生理特征,证实化名为林金的人正是公安部悬赏通缉的在逃疑犯。联想到此人最后一次露面是在包头,警方推测此人应当返回北方了。重点加强了对包头呼市等城市的布控,果然,在金宏森离开云南三个月后,在呼市落入法网。

金宏森的落网,导致g省的系列案件的定谳。恒运与联投的恩怨也彻底浮出水面。沉冤一年之久的苏宇阳案件再次被媒体报道。有媒体披露龙湖世纪总经理苏宇阳的身世,人们方知联投常务副总裁,分管联投系对外投资及金融债券业务的商界女强人于子苏也是这个系列案件的受害者。至今依旧单身的于子苏恐怕是国内最富有最有权势的女人了。总喜欢挖掘名人八卦消息的记者们在追述2004年春的一系列事件时有意无意地将于子苏与荣飞扯在一起。记者们懂得厉害,绝不敢让联投抓住文章的丝毫把柄,既想用故事外的故事吸引人,又怕引起联投的打压,文章便做的比较难了。只是追述挖掘了于子苏加盟联投后一系列金融战役的辉煌业绩,言辞之外让人看出了她与荣飞的亲密关系。

喜欢舞文弄墨的田玉当然能读懂记者们的言外之意。荣飞的夫人已死,身边有一个至今单身的得力女助手,任何人都不免联想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