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页

“不要紧。”拧开水壶在钢精小锅里倒了半锅水,我开始翻腾我们的旅行包,将一大堆的食品取出来,“给可怜的骆驼减减负吧。”我说。

“喂,你说住在这儿的这户人家,他们靠什么生活呢?”志敏望着不远处的二间简单之极的房屋问道。正是这二间房屋,让孤寂的沙漠有了生气。

“这就不是我们考虑的事情啦。放牧,那儿不是有一片湖泊吗?”我指着西边说。

“如果有羊,我会买一只来,烤全羊的味道一定很美。纯绿色食品哦。”

海子已经笼罩在暮霭中,气温急剧下降,赤足站在沙子里,我真的感觉到了冷。

“你赶紧的回去穿鞋,感冒就不好玩了。”志敏提醒。

“我从小就讨厌鞋子,可我爸却开了个鞋厂,哈哈。”我也怕真的感冒了,那样就麻烦了。于是赤足套上了旅游鞋。

很快搞好了卤汁,将做好的卤汁倒在一个快餐杯里。然后倒上水,烧开后将面条下在了锅里,为了省水,钢精锅没有洗,“哈哈,这样煮面条是不是更有味道?”

“还好啦。”等面条捞在碗里,志敏呼噜噜吃起来,看来她是真的饿了。

“等咱们回去,我妈大概已经在北京了。”她用手抹抹嘴,“不错,吃饱了。该睡觉了。”

第二天,她们看到巴丹吉林沙漠中最大的海子诺尔图。它安静的像一面镜子,芦苇环绕,绿树婆娑,鸟群追逐着掠过湖面,鸣啼声划破寂静。金黄色的沙山环抱中的诺尔图散发出奇妙精致的轻灵神韵。

“啊呀,真美啊。”站在沙梁上,面对诺尔图,我大叫起来。早知会这样的向导嘿嘿笑起来。

生长于水乡的我对湖泊不陌生。但江南的湖泊哪有眼前的神韵?站在沙梁上对着湖泊狂拍了一气照片的我意识到其中的差别在于人气。人多了,景色就减退了。像眼前这片宁静的如处子般的海子,因为绝少人迹,所以才格外的美丽。

王志敏这家伙喜欢到偏僻的地方旅游果然是有道理的。

等我们照够了下了沙梁来到海子边,向导已将茶烧好,浓浓的砖茶喝起来很苦,但很解乏。如果不是在这种情况,我不会对这种劣质的砖茶看一眼的。

下午继续前进,翻越一座座沙山,快到五点钟,终于翻上最后一座沙山,两个波光粼粼的海子紧紧相连相依睡卧在山谷里,土黄色的房屋散落湖边,巴丹吉林庙白色的外墙在树影摇曳的湖边分外引目。这是沙漠里唯一的一座庙。这个地方也是沙漠中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