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双方激烈的火药味,主持会谈的赵晓波建议休会一下午,明日再谈。
李粤明等人谢绝了赵晓波午宴的邀请,回下榻地紫薇酒店了。午餐间,市府及纺织厂的参加会谈的高层就上午的谈判展开了讨论。
房培明言辞激烈,他认为明华服装毫无诚意,“这是赤裸裸的兼并。北新及临同去年搞的所谓国企改制给了他们错误的诱导,现在恶果出来了。明华显然想用零代价拿到纺织厂。这个结果我们绝不能接受。纺织厂是资产上亿,职工逾五千人的大型国企,虽然目前经营遇到一些困难,但其技术底蕴和市场绝不是明华服装一家私企可以比的。明华的条件过于苛刻了,不能答应。”
赵晓波问参加会谈的苗霈林和马刚,“你们觉得如何?”
苗马已经充分沟通过了,“就职工安置而言,明华的条件可以考虑。但整体并入明华北阳公司不行。我们对企业的控制权就彻底丧失了,没法子向上级交代。职工那里也说不过去。”
赵晓波心情不好。他主管工业数年,对于纺织厂的问题比明显左倾的方培明要清楚的多,“先不说交代上级吧。如果你们经营正常,谁逼你们去合资?嗯?大话谁不会讲?你们的流动资金又陷于枯竭了吧?是不是又让政府出面帮你们向银行贷款?这个怪圈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苗霈林是技术干部出身,“赵书记,纺织厂的主要问题是设备陈旧,研发能力不足。适应市场的新产品我们干不了。如果市里能投一笔资金给厂里进行改造,我想不合资也是可以的。”
“投一笔?多少?二千万还是三千万?政府又不是印钞机,银行的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何况还要搬迁,你们算过费用没有?”如果明华加进来,开发区可以拿到一笔土地转让金,但如果纺织厂以现在的身份过去,市里会让收他们的征地费?这个顾虑却是赵晓波不愿意讲的。
进入九十年代,国家一直面临通胀的压力,压缩信贷规模的情况下拿到大笔技改资金很难。对于拖欠银行债务高达8000余万的纺织厂,银行也头疼的很吧。
赵晓波下午单独见了程恪,程恪将市长杨百鑫叫了来一同听了赵晓波的汇报,程恪惊讶道,“合资是既定的方针,为什么抛开另搞一套?”
另搞一套的是明华,程恪的问题谁也无法回答。程恪顿了顿,“明华又不是慈善机关,人家干吗要在什么也得不到的前提下注资进来?说实话,我更在意明华的管理机制,这家企业十年光景从零开始将规模做到了十亿元,不只是资金和技术的事。你们的思想过于保守了。这个来自计委的房培明同志,为什么这么激进呢?国有资产的流失?年年亏损就是对国有资产负责吗?联投方面,荣飞和隆月都没有出面吗?”
得到赵晓波肯定的回答,程恪抓起电话给荣飞的办公室拨过去,那边没人接,程恪想了想又放下了,“你将你们的人都叫来吧,我看需要统一一下思想。”
杨市长没有发表意见。纺织厂改制的事被程恪亲自抓在手里了,他确实不便发表自己的看法。
会议定在两小时后开,程恪压下跟荣飞通气的念头,他感到荣飞在合资问题上改变态度了。如果做不通这小子的工作,这次的谈判会艰难的多,谈崩的可能并不是没有。
走了的赵晓波又折回来,“程书记,我感到荣飞有点情绪。或许是错觉吧,这次明华的人来,他一直不肯露面。”
“这小子。”程恪哼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