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卢总为什么不说话?”朱磊在烟雾升腾中问也是一直沉默不语的卢续。

卢续喝口茶,“这事不应该上会。本来就是人劳处的业务,交给人劳处处理好了。至于如何搞完全是他们的事。对不对?当然有一个最低的要求,就是稳定。绝不能让职工围了办公楼。”

这是很滑头的话。等于将责任甩给了人劳口。错了是人劳负责,厂长书记及北重班子是没有责任的,最多就是失察。张昌君和朱磊对视一眼,彼此交换了一个看得懂的眼神。那边徐东升狠狠地瞪着卢续,“卢总说的轻巧。人劳处怎么办?没有厂里的授权,他们敢违背政策吗?再说了,如果开了违背政策的口子,以后的工作怎么搞?”卢续在心里叹了口气,徐东升也罢,周敬也罢,都缺少一种能力,他们都是循规蹈矩的官员,不是解决问题的能手。就今天会议的议题,昨儿他跟荣飞聊过,荣飞的态度和胡敢基本一致,但不主张厂里出面解决,认为将权力下放人劳处是上策。处室的基本职能就是解决政策方面的问题嘛,什么都靠厂级头头决策岂不要累死人?至于这次是否违犯政策,荣飞认为国家的许多政策正在日益完善中,比如合同制就是新生事物,既然有个完善的过程,那么就不能一概而论。当前职工子弟就业问题严重,领导如果能换位思考就不会死搬教条了。在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工厂不必要死守规矩,这种问题即使上面过问,能有什么事?倒是应当注意一大批正值年富力强的职工骤然离岗应当注意,是否采取返聘的办法?建议厂里研究相关政策。卢续深以为然。所以在今天的会议上被朱磊点名,立即支持胡敢的提议,但将荣飞的观点带上了会议,等于将皮球踢回了徐东升的怀里。谨小慎微的徐东升当然不满意了。

“我看老卢的主意不错。”张昌君说。

“嗯,就这样。老徐你们研究对策。第一是保持稳定,不能让职工一拨拨的来找我和张书记了。另外,这次退休顶替的政策解释权在徐厂长和人劳处那里,我们其他人就不要跟着瞎混了。”

徐东升无语,他觉得被卢续给算计了。现在都知道卢续跟朱磊很紧,或许朱磊已经跟卢续征求过意见了。徐东升顿时感到悲哀,他这个人事副厂长的话在自己主管的领域里反而比不上主管经营的总经济师!

这时周敬发言,“我们领会领导们的指示吧,”他不是蠢人,晓得朱磊的真实态度是什么。其实他并不主张将这个问题搬到会上,可是做不了徐东升的主,这下好了,徐东升本来准备推卸责任,却被卢续轻轻一带,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可是最近我那儿工作量太大需要临时增添些人手。”

还是卢续,“计划处最近不算忙,他们可以抽几个人去。”

“很好,机关的同志业务素质相对高一些。这样好。”张昌君说。

于是,荣飞被派到人劳处帮忙。不过涉及退休顶替的事情周敬没有交给借调者,那些查阅并增添档案资料的工作被周敬认为信得过的部下承担了,这段时间全厂各基层单位的劳资员荣飞等人只是做汇总造表等枯燥无味的事情。不停地用圆珠笔和直尺在信签上打表的荣飞不禁诅咒起这个没有电脑的时代,“这些破玩意有台电脑该多好,我一个人就可以全干完。”

王爱英跟着荣飞帮忙,正在埋头抄表的她闻声道,“就是统计室的那台玩意?能干这个?”

年初厂里买了四台286,两台给了研究技术部门,财务和计划各得到一台。计划处的那台配给了冷丽的统计室,但冷丽决不允许其他人动一指头,而她自己也不动。

“能,但很慢。”荣飞郁闷地丢开了笔。他们不需要到人劳处工作,而是将资料抱上自己的办公室干,自新星一号投产后,民品室的工作清闲了许多,确实有时间。荣飞知道卢续最近又搞了自行车钢圈,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开发放在了科研所和四分厂,计划处基本没有介入。

“我看那就是个摆设。花那么多钱。”王爱英写一手秀气的好字,和她粗豪的性情不甚吻合,她有个长处就是勤奋,工作很是努力,这种努力不带有什么功利性的目的,几乎是习惯,荣飞怀疑她有强迫症。

“买微机是没错的,关键是要用起来。编个表实在是过于简单了。”可是就那样还不用!荣飞曾在冷丽不在的时候到统计室玩过电脑,想看看这台在他眼里完全是老古董的玩意装没装游戏一类的玩意,可是冷丽回来了,将他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