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飞谈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羽绒服的竞争经经历一个残酷的过程,和衬衫和西服有所区别的是羽绒服是新产品,大量的“杂牌”羽绒服今明二年将充斥市场,走的都是低价竞争的策略。由于内地居民收入很低,对品牌的忠诚度基本没有。当遍地都是羽绒服的时候,价格的吸引优于质量。我们的衣服必然受到很大的冲击,如果跟着他们走低价,利润降低是必然的,你们说的预期利润就成为泡影。更有甚者,一部分厂家甚至会打着我们的旗号生产,败坏我们的声誉。这种局面是肯定会发生的。鉴于此,明华公司必须早作应对,应对之法有两条,一是坚持走质优价高的高端路线,最终让国民认识到明华的羽绒服是最好的。第二就是开辟新领域,犹太人有句名言,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只篮子里。衬衫和西服的市场近乎无限,不去踏进一只脚我们就不配做服装。所以,要坚定地开辟新领域。对于羽绒服,我收集了十一个需要改进的问题,这回一并带来了。和设计师及工人共同想办法解决掉。最主要的是鸭毛往出钻的问题,需要找一种密度非常大的面料,而这种面料要轻,要色泽鲜艳。国内的厂子没有就到国外去订。其次是纽扣和拉锁也需要做改进——第三就是销售渠道问题,今年,商场一定会截留费用,渠道商的问题一直到很多年后才能解决。随着大批杂牌羽绒服的上市,销售渠道的问题就凸现出来,厂家的利润会被商家占去一大块。这些都需要早做打算。
荣飞在深圳待了四天,将11个问题基本落实,然后与李黄二人一同到了广州,在那儿见到林乐醒和米德尔顿,对设计中的衬衫提了自己的意见。荣飞的要求的苛刻的,对式样,饰物,商标的设计等都近乎苛刻,让米德尔顿佩服之余感到很累。米德尔顿是为有才华的设计师,但生性散漫的民族性格不太喜欢一丝不苟的作风。荣飞在这儿开了一个董事会,特别强调了明华公司的制度执行。执行第一,成果第二!在他的印象中,执行力不强成为国内无数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
衬衫的品牌已经注册,就用了公司的名称,“明华”商标图案用了华表的样子。
第五十四节 严打
荣飞回到北阳已是八月初。听到的第一个消息就是老邻居张永健因持刀伤人被公安局抓了。这个消息是弟弟荣逸告诉他的,他猛然发现荣逸的个子猛地串了一截,快赶上自己了,只是比自己还要瘦。
“那天的打架我遇上了,真吓人。”荣逸讲述着亲眼所建的群殴,“当场就干倒二个,血流了一滩。其中一个估计当场就完蛋了。”
“是永健捅的?”荣飞惊问。
“十几个人搅在一起,哪里能看得清?”
完了。永健大概就是这个案子给送了命。记得起初是判了十一年,后来说指标不够,加重处罚,最后竟然给毙掉了。
荣飞当然记不得也不知道,再过二十天,中央会召开专题会布置严打了。
“你高考的成绩下来了?”
“没呢。别问这个,肯定没戏。”荣逸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哥,你那些邮票还在吗?”
这小子关心的是邮票而不是高考成绩。不过他的成绩确实不值一提啊。“怎么了?”荣飞问。
“我有个朋友想要。他可以出原价十倍的价钱。”荣逸伸出两个巴掌。
十倍?猴票可是涨了几万倍的。“没了,都卖掉了。”荣飞懒得跟弟弟说。在荣飞的记忆里,荣逸彻底遗传了父亲的败家子本领,部队复原后安置到纺织厂,大概三年就买断离厂了,在文化广场和朋友合伙摆了个摊卖小吃,母亲还去帮忙。但只干了二个月,连买的冰柜也找不着了。前后赔了一万多,他那点离职补偿金根本不够。反正有老爹老妈在,他至少不会饿肚子。
“全卖了?”荣逸一脸的不相信。可他从小就怕哥哥,也不敢再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