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护人员精心护理下苏醒过来的康恩得知洛森去世的消息之后非同欲绝,再次昏迷,醒过来之后就失去了之前的记忆。刚好他的一位朋友在这里发现他,然后在坐船回英国途中,康威在听肖邦的钢琴演奏曲时恢复了记忆。当天夜里,他将自己的经历告诉那位朋友,然后就独自一人悄然离去,不知去向。
“在你的剧本中的马尔逊这个角色形象要比原著中丰满很多,我之前考虑的人选是以原著为标准,所以我想听一听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斯皮尔伯格在看过萧逸臣的剧本之后就改变了他之前的打算。
“你觉得马特·达蒙这个演员怎么样?”还是在最近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一次通话中,萧逸臣才开始注意他所说的这位演员。由于萧逸臣的出现,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在1997年并没有拍摄《造雨人》,但是在两年之后,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还是推出了这部影片,而马特·达蒙就是这部影片的主演。
中学毕业以后,学习成绩优异的马特·达蒙顺利进入了哈佛大学戏剧专业学习,似乎有才华的人士都不愿意被学校的围墙所束缚,达蒙原本可以在1992年毕业,但是为了当演员,实现自己的好莱坞梦想,他主动选择了从哈佛辍学,进入好莱坞打拼,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演艺之路。
但是他的演艺经历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他所演出的大多都是小角色,一直到1993年电影《印地安传奇》,他终于演出戏份较多的角色。在1996年的电影《火线勇气》当中,达蒙饰演一个沉溺于海洛因的士兵,为了更好的诠释这个戏份不重的配角,在没钱请专业营养师的情况下,达蒙硬是靠着惊人的毅力通过饿肚子和干重体力活的方式强行减轻体重40磅,这么做的直接后果是虽然达蒙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角色,但他的身体受到了严重伤害,肾上腺素分泌严重失调,之后很长时间都需要依靠药物治疗才逐渐恢复。
不过达蒙的敬业精神引起了大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注意,科波拉看出达蒙前途无量,马上邀请他来自己的新作《造雨人》中担当男主角,这才有了后来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向萧逸臣推荐的由头。
“你说的是我们亲爱的瑞恩?”萧逸臣这么一说,斯皮尔伯格也想起了这个人。
斯皮尔伯格这么说,是因为马特·达蒙就在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扮演大兵瑞恩的演员。尽管《拯救大兵瑞恩》在取得了同类影片难以企及的成绩,但是真正让马特·达蒙声名鹊起的是一部叫做《心灵捕手》的电影。这部电影的编剧也正是马特·达蒙和好兄弟本·阿弗莱克两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剧本完成后达蒙与本·阿弗莱克四处奔波为电影找投资商和导演,最终剧本被米拉麦克斯影业买下。米拉麦克斯公司是美国独立电影界的龙头,公司老板温斯坦兄弟一向以暴烈和强势著称,几乎没有他们办不到的事情和得不到的东西。在确认了《心灵捕手》这个项目之后,温斯坦兄弟和达蒙二人开始进一步的接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摩擦与碰撞之后,温斯坦兄弟逐步满足了达蒙他们的大部分要求,并且请来喜剧大明星罗宾·威廉姆斯在剧中出演主要角色,导演也最终确定为文艺气息十足的格斯·范·桑特拍摄这部电影。
《心灵捕手》上映后在票房和口碑上获得巨大成功,为达蒙和阿弗莱克赢得九项奥斯卡大奖的提名,并且让两人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27岁就捧起这个奖杯,这是达蒙实力的象征。在好莱坞,一个青年演员能赢得这个奖项,在美国电影百年历史上,绝对是凤毛麟角,当然像萧逸臣这样的“妖孽”之外。
正是因为看中了达蒙在《心灵捕手》中的表演,斯皮尔伯格才邀请他出演《拯救大病瑞恩》。在出演这部电影之后,马特·达蒙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当红小生,被称为好莱坞金童。
成名之后为了鼓励和发掘像当年自己一样默默无闻而才华横溢的编剧们,达蒙与阿弗莱克创立了绿灯计划,主要是找寻值得投资新颖电影制作计划,发掘年轻而优秀的新人编剧,关于这个制作计划的电视纪录节目曾经三度问鼎艾美奖。该计划在影响力上虽然无法与萧逸臣组建的x—td编剧工作室相提并论,但是它更多关注的是独立制片领域。
如果马特·达蒙愿意加盟这部影片,那么《拯救大兵瑞恩》的原班人马将在《消失的地平线》中重现,虽然无论是萧逸臣还是斯皮尔伯格都无意要进行这样的重复,但是考虑来考虑去,他们还是觉得由汤姆·汉克斯和马特·达蒙搭档是最合适的。
这段时间有关斯皮尔伯格的新片的话题在好莱坞闹得沸沸扬扬,知道萧逸臣出面澄清之后这件事才渐渐平息,马特·达蒙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个时候接到来自斯皮尔伯格的邀请。有过上一次的合作,马特·达蒙对斯皮尔伯格的导演风格已经是很熟悉了,但是让他真正感兴趣的还是萧逸臣所写的剧本。
第二百五十九章 巨星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