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就快三十年过去了,在一次次的战争,一次次的学习,一次次的会议之后。刘沙认识到,铁与血是一种态度。那是建立在对战争,对世界深刻认知的说法。将近三十年前,一个战士通身的装备能人均不到十斤铁就很了不起了。现在海军人均占有的铁已经用吨来计算。将近三十年前,能有四五万部队,几乎就能横行天下。现在光海军一家的部队数量就在四十万以上。
然而这并不够。与现在的愿望相比,三十年前的愿望简直是弱小的可笑。但是那种渴求,那种让人心里面几乎要烧气一把火的感觉并无不同。而想实现现在的愿望,当下中国所拥有的铁与血其实感觉远远不够。
“想拿下苏伊士运河,那就得派遣大量陆军。英国佬现在有十万人驻扎在苏伊士运河附近,单靠海军是没办法解决那里的敌人。我倒是觉得这样的情况很好,我们只用在非洲南端加强我们的海军力量,还能很轻松的捏住英国通往印度的咽喉。只要英国人不试图改变当下的局面,我们就完全可以悠哉的处于优势。这不是很好的局面么?”也有年轻军人并不那么激进。而且这种冷静指出中英两国之间力量对比的判断很有说服力。刘沙看着说话的那名杨参谋,杨参谋是胡成何的女婿,虽然这层关系让他的晋升要面对更加艰巨的考验。不过海军内部对这名冷静而且不是那么好战的军人评价很高。
强硬派们在军中并不少,立刻就有人反驳,“那也得英国佬肯服了才行。”
杨参谋答道:“咱们来之前,最后听到的广播里面根据《列国志》改编的小说里面正好讲到秦国。此时的中国就如秦国一样强大,我们并没有必要劳师远征。反倒是远交近攻为上。得尺则是中国之尺,得寸则是中国之寸。远征看着威风,可我们又能得到什么?”
“就把大西洋留给英国人当自留地?”好战的军官们质疑着。
杨参谋答道:“暂且留给英国当自留地,英国为了保住这块自留地,定然是胡作非为。等积怨到了一定程度,欧洲国家只会欢迎我们。就跟歌里唱的一样,种瓜的得瓜,种豆的得豆。谁种下仇恨他自己遭殃!”
第90章 站队不仅是需求(六)
为期一个礼拜的地中海航行很快结束了,在最后的一天,王明山请了金融界的代表们参加了最后的会议。
“先生们,女士们。对于无线电,我想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中国将在欧洲各国以及美国申请无线电专利,我们也会在欧洲和美国销售无线电。根据我们中国几十年来的应用经验,无线电有其内在的限制。这个以后我们会专门和各位进行磋商。现在我要给大家讲的就是基于这种高速通讯手段建立的新式银行的问题……”
作为央行行长,王明山在本专业的范畴内侃侃而谈。如果一家银行有着覆盖整个欧洲的网点,很多问题就好说了。但是现实局面是,欧洲强国对于外国在本国开设金融行业未必就抱持友好的态度,所以欧洲各国银行之间更多的是合作。
这种合作有没有可能变成一种基于无线电的整体兑换机制,理论上只要有一个机制,那么几通电报打完,资金就能从亚洲直接通过汇兑进入欧洲,或者是从欧洲直接飞到美洲或者亚洲。这种理论上的局面看着固然是好,实际执行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些问题王明山不想浪费口舌和这些金融业内的行家里手说,如果说了只能证明他这个央行行长的“不专业”。银行的营运是靠自收取存款发放贷款来进行的,且不说更复杂的局面,假如一家银行经营的不错。存款很多,贷款也发放的很不错。但是某一天遭到了某种恶意的宣传,说这家银行贷款项目出了问题。所有储户跑这家银行要求取出存款,这就是一场挤兑危机。
银行里面没有那么多现金,想急切间弄到现金又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哪怕是经营的再好,银行也会在很短时间里面就崩溃。如果这家银行在股票市场上上市,更会引发连锁的复杂反应。任何金融工具都是双刃剑,在极大促进金融行业运转速度的同时,也必定极大扩大原本金融市场上的风险,让各种危机变得愈发激烈起来。
王明山的发言中其实要透露的是一个没有明着讲的信息,“中国要在自己的世界金融体系的时候,要和欧洲大银行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