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应物站在试院大门外,想破了头,也从自己身上找不到一丁半点的“道理”,能让大宗师毫无顾忌地召见他。
难道等到院试全部结束之后,再寻找机会?怕就怕,大宗师在院试结束后,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突然离开了,而自己却还不知道,赶晚集也赶不上。
或者找人传话也可,但他的心思实在见不得光,找人传话必须要绝对可靠的,一时半会的去哪里找这么个人?
站了半天,方应物有些累了,见到街边有处茶舍,便过去歇息。但是这茶舍里远远望去,也是人头攒动的,看起来比外面还密集,而顾客也大都是长衫读书人模样,八成都是在这里打发时间的候考童生。
这也算是考试经济罢……方应物走近了,却见茶舍中有两伙人剑拔弩张,正在争吵着什么。
方应物再仔细看去,却在人群中间到个熟悉的身影。五十岁年纪,花白须发,一身旧青布衣衫……这不是兰姐儿的父亲王塾师又是谁?
方应物愣了愣,但很快就猜到,这必然是王塾师不死心,又跑过来参加院试,却巧合地叫他撞上了。
“你这老蠢物作死么!”人群中间有个锦袍年轻士子跳了起来,气咻咻地对王塾师骂道。
王塾师听到对方爆粗口,便耐着性子道:“确实是在下的不是,小兄弟又何必出言伤人,未免有损吾辈读书人体面。”
锦袍年轻士子不爱听王塾师絮絮叨叨,一听口音还是外地的,便叫骂道:“泼了别人的稿子还有理了?哪里的穷乡僻壤,派出你这没脸皮的老货出来赴院试?是没人了么!”
不止锦袍年轻士子和王塾师,周围闹哄哄的有十几个人也分了两边大吵。方应物站在外面听了听,仿佛一边是淳安童生,一边是府城本地童生。
好像是因为互相进行地域攻击了,府城童生骂淳安县童生山野村夫,淳安县的童生大骂府城童生轻贱货色,所以战团才扩展得如此大。
对此方应物表示理解,别说十五世纪,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要想挑起大混战,地域攻击也永远是最灵光的法子。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因为缘故起来的,但这时候只能帮亲不帮理,企图帮理不帮亲的都是里外都不会讨好的蠢货。
方应物当然不蠢,他奋力分开人群,挤到王塾师身边,先是轻轻拍了拍王塾师,示意他安心。
随后方应物打量对面几眼,对那当面的锦袍年轻士子冷笑着高声道:“阁下莫非亦是童生?我看府城也是蜀中无人,居然让你过了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