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北疆发生的战事与江南民众过于遥远,身边已有太多的变化。江苏是第一批实行五年制义务教育的试点省份之一,教师一下子成了香饽饽,培养教师的师范学校更是受到重视。成立于去年年底的惠山师范专科得到了充足的资金,而教师的待遇更是令人羡慕。许文夫作为讲师,薪水是120新华元。新华元与银洋按一比一的汇率兑换,银洋仍在流通,但所有公务人员,包括吃财政饭的教师所领的薪饷已经不再是银洋而是新纸币了。按照现今的购买力,以许文夫的薪水,足以养活一家。
新政府最近招募屯垦民夫赴边,去了每家给40亩荒地,还给10华元的安家费。更为吸引人的是官府十年不收农税,所得全归自己。因为江浙等省人多地少,所以先期在江浙等地招人,虽然黑龙江之遥远严寒吓退了大部分缺地农人,但还是有人报了名,据说第一批即将出发了,自海州乘船直抵东北。
无锡已经建市。代理市长是一名部队下来的军官,一只胳膊丢了,总是晃荡着一只空袖管。跟昔日官府最大的不同就是此君办事雷厉风行,杀伐不容异断,不喜欢呆在衙门里坐堂,而是晃荡着空袖管四处乱跑。上任之始动静频发,先是划分区域,限令居民清扫各自住所附近的街道并清除垃圾,违者重处。市政府留用的一名老吏忽视新市长的政令被开除,丢掉了饭碗。接着是修建公共厕所,然后借一起驻军武器被盗案,将“盘踞”城内多年的乞丐团伙一扫而空,首领被枪决,团伙成员被遣送北疆垦荒,城市为之一肃。军委会经济局试行的土地管理暂行法案公布后,江苏也是第一批试点省,无锡则是省里第一批四个市,因为代理市长的强势,查田登记开展的轰轰烈烈,豪强为之敛手,是有许文夫所言的“抑豪强”之说。这个姓初的市长有些北方人说的二百五劲儿,但很多市民却喜欢他,喜欢他不像市长的那副样子。
人们议论纷纷的开国大业终于有了动静,就在国防军宣布收复库伦的那天,各大报纸发布了一条重要的消息,首届国会将于4月16日在北京召开!期盼已久的开国盛典终于在国防军的捷报声中拉开了大幕。
中部 第一卷 新中华 第三章 权力中枢
第一节 国会(一)
宣传局所拟召开首届国会的方案数易其稿,终于在春节前报军委会批准,随即公示全国。方案中明确了各省议员的推举方法,特别强调了各省所推举的议员必须的政治条件。年后,各省推举首届国会议员及省级议会的组建工作便全面开展起来。
从1909年10月组建军委会宣传局至12月底整整三个月干了这么一件事情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实际上宣传局做的工作远不止于此,比如宪法起草,比如政体设计,都是分量非常重的工作,由于洪粤诚的班底得用的人太少,懂业务的如宋教仁杨度之流又常常自以为是,根本不按洪粤诚交代的“套路”走。偏偏要交代的龙谦又“刚愎自用”,在诸多大政方针上已有定计,却不去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体现他的意志,而是让宣传局内部用讨论的方式统一到他设定的路子上来,所以搞得洪粤诚苦不堪言的同时,效率也极低。
好在政事并不耽搁,一些政府机构已经组建并开始运作,比如国家安全总局、兵工总署、教育部、国防部已经组建,主官已经就位,工业部的组建也即将完成了。一些法令以暂行办法的形式颁布下去了,下面已经动起来并且带来了很大反响。反正在政府正式成立前是军事管制的模式,管理各省各市各县的是军队,军委会的命令好使的很。这种局面促使宋教仁等准备用议会政治的方式体现自己治国理念的人很是焦急,他们甚至认为这是龙谦玩弄的权术了,他就是故意打这个时间差了。等议会和政府正式组建,下面都乱成一锅粥了。义务教育无所谓,那是善政,但土地革命可不是小事,虽然民党一直高呼“平均地权”,可是民党要员往往出自富家子弟,对于土地革命有着极为复杂的心情,反倒是龙谦手下那些军区司令们多是泥腿子出身,毫无顾忌。所以,军委会的步骤越快,让宣传局掣肘洪粤诚的势力越发着急,不得不让步以便早已开国会“以定大计”了。
但龙谦又反对宣传局搞出的国会组建办法。他认为首届国会的使命要相对简单为好。不可能一步到位。比如要组建参议院和众议院就没有必要,不是两院制没有道理,而是不适应我们的现状。首届国会干什么?现将国家大政定下来!甚至连宪法都可以不定嘛。都说宪法重要,你们这么仓促地搞,以后变不变?如果不停地修订,严肃性何在?这又是一番道理。
按照龙谦的意见,首届国会的使命有四,第一当然是确定政体、国名、首都等重大事项;其二是推举国家元首并委托其组建中央政府;其三是建立和完善议会制度;其四是组织制定国家的首部宪法。
宋教仁承认龙谦的想法是正确的,而自己则有些迂腐了。
之所以要“建立和完善议会制度”,是因为军委会所批准的首届国会的组成办法存在重大缺陷。它的组成体现了事实上的掌权者——蒙山军军委会的意志,因为各省国会议员的名额确定、推举及批准都是由七大军区所负责的。首届国会更像是一个过渡机构而无法承担共和体制下议会的作用。这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这个办法符合当前的实际,尽管舆论有不同的声音,但主流上还是肯定这一做法的。
这一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党派参选的怀疑。
方案确定后,宣传局的工作终于上了快车道。第一就是确定首届国会议员的名额分配。这又争吵了七八天,别看宣传局是一个临时机构,但大家都晓得它就是国会的化身,而将来国会并非是聋子的耳朵,议员的多寡直接影响着地方的利益,不能一开始就落了下风。各省都在活动,希望多几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