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调他进京的命令到了。
他恋恋不舍地交卸了华源的差事,动身赴京。没想到龙谦给了他军委会经济局长的高位。中枢机关尚未组建,军委会便是最高军政机关,一共才设了五个局,他竟占据其一,而且是至关重要的经济局!一跃成为可以与方声远比肩的大人物了。
经济局的使命龙谦已经跟他说清楚了,在政府组建前,经济局就是经济内阁,负有整理全国经济的重任,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交通税收,无一不在经济局的管辖之下!
周学熙立即表示自己难以胜任。他对龙谦说,若是要他管理一省之实业,他有信心管好,但你给的担子太重了,挑不动!
龙谦对他说,挑不动也得挑!除了你,我还没有想到更合适的人呢。我们千辛万苦将江山夺下了,大家自然得去挑原先没有挑过的重担,就是我,不也是每天摸索着干吗?缉之兄,我素知你和张毓蕖一样喜欢搞实业,这很好,中国要强大,没有强大的工业绝对不行!方鸣皋的政务局正在设计政府的组建,方案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工业部是一定要有的,部长就是你!将来全国的工业布局都归你管,绝对有你的用武之地。现在要你做的,就是做好这一过渡阶段的工作,等政府成立了,财政税收,交通农业,自然有有司来管,你就可以全力抓实业了。
工业部长是一个令他心仪的岗位。自参与开滦煤矿与英国人的争夺始,周学熙就迷上了实业,坚信只有兴盛实业方能拯救残破的祖国。这个理想在华源实业得到了部分的实现,如今的华源实业集团已经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庞然大物了……但统筹管理全国的工业建设,比管理华源实业不知难了多少倍,龙谦的器重令周学熙十分地兴奋,特别是龙谦给他勾勒出那个十年规划后尤其如此。
可是,军委会经济局并非是未来的工业部的雏形,而是统筹全国经济工作的机构。除了规划工业布局之外,还要考虑农业、商业以及金融问题,这是龙谦明确的指示。所以,周学熙就任经济局长后,首先成立了四个处:工业、农业、商业及金融处。自己兼任工业处的处长,网罗了山东农业、商业上的人才:陈超推荐的后期主导乡村自治的邓公超为农业处长,华源实业主管销售的副总裁谢德义为商业处长。但金融方面他就没人了,好在龙谦点了将,以山东商业银行总裁蒋继英为金融处长。
龙谦给经济局的任务有三个,第一是不拘一格地收罗人才,不管其出身如何,只要拥护新政权并且确实有才能,都可以吸纳进经济局“储备”起来,将来中央政府机关成立,需要大批的懂经济的人才,所以,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第二是展开调研,摸清家底,特别是工业方面的家底,以利全国工业的布局及制定中长期规划。对于农业方面,最当紧的任务就是复苏农业,也存在加强调研,制定相关政策特别是进行土地改革政策的问题。第三就是整顿财政金融秩序,成立中央银行,筹备发行统一货币。
这是极其艰巨的任务。周学熙认为比众目睽睽的政务、宣传两局的压力大多了,数次向龙谦提出自己不胜任经济局长的重任,要求龙谦另选贤能,他愿意担任工业处长,在那个方面,他自认还可以大展手脚。
龙谦否决了他的要求,但给他加派了两个副手,其一是已经奉调进京的蒋继英,出任了经济局副局长兼金融处处长,挑起了统筹金融(主要是财政)方面的工作,另一个副局长是宋晋国,蒙山军的后勤专家,联勤总部部长,但宋晋国一直未能到任,他尚在湖北处理汉冶萍公司的事务,因为涉及到日本及其他国家的投资,收回汉冶萍公司的工作极其复杂,甚至涉及到新中国的外交格局。
其实,经济局的现实任务是筹措军费及中枢的开支。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军队却扩编了,陆军十七个师加上输诚的海军,总兵力近五十万人,光是军饷,每月就是三百二十万大洋,就算蒙山军有“存钱不取”的传统,少于二百万是不行的。这仅是军饷,外蒙要用兵,联勤总部装备局继续给山东实业下军火订单,部队还要整体换新式军服,山东实业不能像战争期间一样全部垫付资金了,内战的三个月,华源、中兴两大集团提出了全力以赴支援前线的口号,职员的薪水缩减了三分之二,等于欠了一笔钱。如今天下姓了龙,不能不补发所欠的薪饷。中枢进驻北京要花钱,还要承担清室的费用,对西北、西南等苦瘠之地也要管……据周学熙估计,就算将武器购置的费用抛开,每月至少需要四百万大洋的开支!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是关税和盐税,大部分被列强掌握用来还赔款了,地方解送中央的因为战争爆发肯定减少了,就算山东因为有了石油收入可以支持一块,怕是也远远不够。一度时间周学熙对财政问题十分的担心。
好在这些款项不需要他操心,有蒋继英的山东商行垫付,让他很是松了口气。不过,周学熙还是很好奇,山东商行究竟有多大财力?都说蒋继英在橡胶上很是挣了钱,就算捞了两千万,对于庞大的开支也只能支撑几个月而已啊。这方面龙谦没有跟他细交底,他也懒得问。
汉冶萍联合公司是周学熙所关心的,如果盘活张之洞创办的这个大企业,中国的钢铁产量会再上一个台阶。但肯定要花钱的,到了北京后,周学熙得到汉冶萍现状的报告,其间纠缠了大量的外债,顿时将他本来的喜悦冲销了——那不是资产,而是包袱了。
好在宋晋国不辱使命,经过几个月的折冲樽俎,终于取得了令龙谦可以接受的结果,昨晚,宋晋国终于返回了北京,没有去他的联勤总部,而是先到经济局报到了。
就在白瑞庭带着方声涛做客铁狮子胡同畅谈美国民主制度的弊端之时,宋晋国正向周学熙汇报汉冶萍公司的复产及与日本的交涉问题。
几个月不见,宋晋国整整瘦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