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南呢?为什么还扣着不放?”刘道一听龙谦要放自己走,很高兴,总算没有忘记还有一个蔡绍南。
“刘先生,我是朝廷任命的广东提督,扣押几个同盟会算什么?另外,你要记住,你已经是死人了!不要忘记这点!据说孙文先生得知你牺牲,很是悲痛,还做了一首《七律》吊唁你,哈哈,我就让他看看,我龙谦是不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刘道一无语,许久才说道,“龙将军,你是汉人,就算你生长于美利坚,也是我华夏苗裔,大好男儿,何苦为鞑子卖命?”
“我说过了,我不是大汉族主义者。满清也是中国人,就算你们革命成功,总不能杀光满人吧?另外,你可以想一想,真的将满清推翻建立一个汉人政权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明朝是怎么丢的天下?你们同盟会革命成功,国家就可以真的走向富强?革命不难,难的是建设,请你转告同盟会首脑们我这句话。假如他们有胆量,可以到广州我的提督府来找我探讨,我深表欢迎。”
刘道一领到一匹骏健的战马,还给他配了一匹备用马匹。在人人配备了双马的一个骑兵排的“护送”下踏上了“回家”之路,第三天超越了突前的二十标步兵,朝灵山方向疾驰,每日的行程都在一百多里,马匹必须换着骑,不然受不了。连日的驱驰,磨破了他的大腿,火辣辣地疼痛,但刘道一一直忍着不叫苦。八天后,骑兵连在一个距灵山十几里的树林停下来,骑兵连长崔平山交给他一支德国造匣子枪和三十发子弹,以及十块银元和一包干粮,“过了灵山,离钦州就不算远了。你走吧,把这些东西拿上,路上小心些。”崔平山哈哈一笑,“咱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当初我的兵俘虏了你,现在我又奉命将你送回去。”
想起一路上崔连长对他的照顾,刘道一真诚地说了声谢谢。这半年来,他虽为俘虏,但并未受到拷问或虐待,除了不自由外,真没受什么罪。
“希望我们不要在战场上交手了,你们不是对手。哈哈,还是做朋友好些。”崔平山对他招招手,示意他走吧。
“请转告你们龙统制官,他的话我会转告的。”刘道一抱拳行礼,将银元子弹塞好,一夹马肚,朝灵山方向驰去。第二日,他即遇到了身穿新军制服的巡哨兵丁,来不及开枪抵抗便被俘了,等审问时他认出了马汉,惊喜之下,才知道占领灵山的是已经反正的赵声部队。
第二十五节 灵山之战(二)
赵声没有想到第五镇来的这样快,更没有想到第五镇不走广东,而是循梧州南下,直扑灵山。按照刘道一所说,第五镇的前锋部队最多再有三日便抵达灵山了。
怎么办?打不打?赵声内心是很想打这一仗的,但自己手下不足千人,弹药也不甚充裕,要打也需要黄兴将义军大队带过来。于是急派人通知黄兴,黄兴接报后立即带领其余三个大队整队北上,增援赵声。
赵声在等待援军的时候,遭到了刘道一的反对。刘道一名气很大,赵声虽不认识,但也听说过此人。据说孙总理因为刘道一之死还流了泪,激愤之下作诗纪念。没想到刘道一是个没骨气的,被俘也就罢了,竟然为清军张目,说什么实力相差悬殊,这个仗决不能打。
赵声照样做他的备战工作,对于刘道一急于见到黄兴的要求,赵声讥讽道,不至于连灵山都不敢呆着了吧?黄先生马上就带大军到了,我们就在这里与鞑子决一死战!
湘赣举事大败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刘道一,特别是得知第五镇只用了一个步标和一个骑标便终结了战局之后更是郁闷。他坚信赵声的千余人不是第五镇的对手,去年秋天的悲剧即将重演了。
黄兴带着王和顺的一大队来到灵山后,肯定了赵声打的主张。其实也没办法,如果一枪不放退出灵山,钦州难保,起义也就失败了。至于刘道一将部队带至广西的建议,黄兴根本不予考虑。义军主力都是廉州府当地农民,很难说服他们离开故土。
黄兴见刘道一活着很是高兴,但军情紧急,却没时间听刘道一啰嗦,抓紧时间部署军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