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页

苏天成感觉到了不对,按照这样的处置方式,有重大问题,若是紫金梁手下的五十余骨干,都赦免了,无异于放虎归山,留下了巨大的后患,这些人,绝不会做良民,出去以后,一样会造反的,他们的想法,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不愿意过平静的生活了。

而且,这些人都是有号召力的,若是南京羁押的五千俘虏,也一律赦免了,可以预计,不就之后,另外的一个紫金梁,马上就出现了。

苏天成有些后悔,早知道这样的情况出现,当初就应该斩杀这些骨干。

眼看着众人都是赞成了,朱由检准发话了,苏天成顾不上许多,开口说话了。

“臣不赞同如此的处置意见,臣以为,不能够赦免,紫金梁以及紫金梁的骨干,悉数应该斩首,不可姑息,否则就是养虎为患,为害我大明。”

在太和殿里面,苏天成是没有资格发言的,他说出来这番话,所有人都愣住了。

有给事中准备出来弹劾。

傅友亮率先出列了。

“臣以为,苏大人说的有道理,虽然在大殿之上,不该随意开口,可苏大人是为了朝廷,臣赞同苏大人的意见。”

众人再次感觉到吃惊了,不久之前,傅友亮曾经弹劾苏天成,现在又支持苏天成了,这是什么道理啊。

苏天成看了看傅友亮,接着看了看周延儒,若有所思的低下头了。

看着辩论即将开始,朱由检终于发话了。

“苏爱卿,你为何出此言啊?”

“臣有两条理由,第一,碗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流寇确实是驿卒、饥黎、难民,本是良民,造反之初,因为饥寒交迫,无法生活了,这可以理解,可一旦他们形成了势力,习惯了四处劫掠的生活,他们的心性,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不再满足于平静的生活,时时刻刻渴望获得权力,甚至想着自立为王,威胁我大明的江山,若是有机会,他们必将再次造反,朝廷的赦免,不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必将再次成为我大明的心腹之患。如此情况下,再和他们谈论朝廷的恩惠,无异于对牛弹琴。”

“第二,对待敌对势力,依靠的是铁血手腕,绝非怀柔政策,如今我大明,外有后金的骚扰,内有流寇作乱,朝廷应该用不一般的手腕,降服内乱,臣的建议是,对那些作乱的流寇首领,以及他们的骨干成员,格杀勿论,绝非用怀柔的政策。近些年灾荒连连,皇上仁慈,认为流寇都是我大明的子民,饥寒交迫,无奈之下造反的,臣深切体会皇上仁慈之心,但流寇已成气候,他们攻破城池的时候,可否想到了皇上的苦心,可否愿意释放我大明的官吏,没有,他们都是赶尽杀绝,连家眷都不放过,此等的贼子,绝非善类,不可轻饶。”

“综上所述,臣以为,对紫金梁以及其骨干成员,全部斩杀,南京羁押的五千流寇,视情况区别对待,那些贼心不改之徒,照样是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