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页

甄逸走后,刘宏看向了站在一侧的长子道,“怎么,你不喜欢那甄逸?”从儿子的眼神里,刘宏看得出他并不喜欢离开的甄逸。

“父皇,虽然他的儿子死有余辜,可始终是他的儿子,但他却毫无伤感之意,这样的人难免为人不喜。”刘武开口答道,虽然他一直都在父亲身边学习,但是如今帝国的体制却让他没有接触到太多政治的阴暗面。

“为政者无私德,就算甄逸是个再冷酷无情的人,可只要他没有犯错,对帝国有益,父皇就仍会用他,你今后要谨记,身为天子,绝不可感情用事,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到整个国家。”刘宏看着面前依然长到自己胸前的长子,严肃地说道,他已经开始把长子当成一个可以托以国事的继承者,所以对他的要求更加严厉一些。

“是,父皇。”刘武看着父亲凝重的目光,沉声答道,父亲教他的很多道理,有些他虽然不完全明白,可是他却会记在心里。

“知道父皇这一次为什么让你提前回来?”看着谨受教诲的长子,刘宏笑了起来,本来他让长子和次子,三子三人一起去朝鲜半岛,到赵云身边,出海去看看风景,顺便让他们在那里镇抚倭人和高丽人,长点经验见识。

“儿臣不知。”刘武摇了摇头,他本来在朝鲜半岛跟两个兄弟每日里处理政事,或是跟着赵云去征讨那些未降伏的蛮人,自觉学到了很多东西,可是没有想到一个半月前,父亲急招他回雒阳,还把郭嘉等人一起调了回来。

“西域都护府最近打了一个大胜仗,把乌孙给灭了,父皇想让你去出镇乌孙,等明年替父皇灭了大宛。”刘宏看着长子道,他开始打算培养儿子的军事才能,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让他熟悉帝国军事,让他多学点本事。

“父皇。”刘武愣住了,他没想到父亲肯让他去出镇乌孙,还让他灭了大宛,这让他感到非常意外,“父皇,儿臣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压抑着心里的激动,刘武高声答道。

“你也不必太在意,虽然父皇让你出镇乌孙,攻灭大宛,但不会让你做真正的主帅,父皇要你好好地学点本事。”刘宏看着儿子,笑道。

“儿臣明白,只要能让儿臣上战场,便是当个小兵,儿臣也愿意。”刘武答道,他在朝鲜半岛,虽然跟着赵云也去讨伐过一些未归化的蛮人,可赵云是何等的忠臣,是宁死也不肯让他犯险,在那里他始终都是当个看客。

“当个小兵,你肯,父皇还不肯呢?”刘宏大笑了起来,看着儿子道,“你要上战场,父皇不会阻止你,不过你的安全到时要全听父皇派给你的人的安排。”刘宏是打算让长子亲自去见识一下战场,看看真正的战斗,身为他的儿子,日后帝国的继承者,怎么能只精通文事,这个世界偌大的地盘,他一个人可打不光,总是要考子孙去取的。

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化和武力

南宫,嘉德殿内,刘宏亲自主持了大朝会,自从改革制度以后,他只有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才会召见百官,平时政务则由内阁省总理,只有出了大事,他才会临时召开大朝会。

对于百官们来说,这一次大朝会的内容他们早已知道,毕竟沮授和田丰还有天子的幕僚团建立三大银行,已经快两年了,这币制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如今帝国四方边境平静,诸国臣服,国内又风调雨顺,黄河工程和水利道路建设也极为顺利,此时能让天子临时增开大朝会,也只有这拖了很久的币制改革。

在现在的帝国政治中枢中,官僚的派系按照出身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三派,一派是光武中兴后一直延续的老牌豪族,另一派则是如袁氏这样的近百年里崛起的官宦世家,最后一派则是刘宏大力扶持的中小地主出身的新兴士族,这三派中,老牌豪族的政治势力在当年宦官和外戚的内耗中严重受损,而刘宏登基以后也一直对其加以限制,其实力虽在恢复,但早已不复当年可以对抗皇权的鼎盛时期,至于袁氏这些靠祖上为官,而后数代相传的官宦世家,不过是刚刚兴盛,实力虽强,但也只是和四姓小侯这些老牌的豪族不分伯仲罢了,三派中表面上看上去最弱的中小地主出身的士族实际才是最强的,只不过他们不像老牌豪族或是袁氏那些官宦世家互相联合以形成派系,所以才看上去并不起眼,可实际上他们却把持着帝国政治中枢里的大部分掌握实权的中下级官吏的职务。

这些依靠改革后的选官制度而成为官僚的新兴士族和刘宏最忠实的拥护者,在以刘宏为核心的帝党势力中,虽有老牌豪族如杨氏,官宦世家袁氏这样的存在,但论起重要性来,他们在刘宏心目中的地位远不如这些散落在帝国各地的中小地主家族,依靠着手中强力掌握的军队和这些为数众多的中小地主的支持,刘宏完全有能力将老牌豪族和官宦世家来一次大清洗,只要他愿意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