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页

此时帝国各大报社已经鲜有什么以德服人之说,因为一来刘宏不喜欢这种调调,二来这些年帝国军的强盛武功使得原本已渐渐式微的武风重新炽热了起来,而新儒家重定的君子六艺中,更是崇尚武风。

如今各州富裕的郡县都建有赛马场,平时除了专门的赌马,更多的比赛都是那些世家子弟和年轻士人策马比箭,争强逐胜,而原本只流传于贵族间的剑术也流入民间,形成了帝国的剑道比赛。

雒阳,皇宫御书房内,刘宏对于孙坚和张郃同时送回的奏章都是大为欣喜,南印度各国如今都已加入震旦条约,不出十年,他们的经济必为帝国控制,而届时他们发觉也已经为时已晚,不过刘宏也不怕到时候各国国王会有所反抗,这些人实在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英主,便是连中人之姿也没有,一旦当他们习惯于帝国的精致事物和生活方式以后,只要自己保证他们的富贵,恐怕他们只会乐得当他们的逍遥国王。

放下手里的奏章,刘宏走到了身后的天下四海图前,当年他假托孝武皇帝之名所绘制的这面世界地图如今已在帝国广为流传,那些在丝路贸易和海上贸易初尝好处的国内利益集团已经放弃了过去的成见,尤其是他培养的那批青年人才和受到新儒学影响的新一代士人,官僚和那些转向工商业的豪强地主都是表现出了强烈的海外扩张欲望。

刘宏从来不觉得所谓的资本主义非得伴随着制度的改变,资本主义只是一种掠夺方式,西方随着资本主义诞生的制度并不适用于东方,因为双方是截然不同的,他一手促成了现在帝国这种前所未有的发展方式,他实在很想看看被利益驱动的帝国究竟最后能做到什么地步,若不是他强力掌握着帝国军,同时利用帝国商会整合了各个利益集团,才能压下这股主张扩张的力量。

刘宏知道自己低估了资本主义的那种掠夺方式,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帝国本土的官僚,士人,豪强,地主本就是贪婪的,只是他们以前从未想到过这种发展方式,一旦他打开了那道门,那么他们会做的比他更彻底。

“也许是时候抛出那个计划了?”面对利益集团那股迫切进行海外扩张的欲望,刘宏觉得自己是该做些什么了,他虽是天子,但也是这些人的头,若他不能带着他们获取更多的利益,他的地位就会受损乃至动摇。

一年时间的观察,刘宏已经断定目前帝国本土内部庞大的建设工程并没有过度使用民力,而从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不断补充的奴隶则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黄河工地上那些倭人干活很是卖力,而且很听话,非常驯服,至于高句丽和三韩的奴隶虽不如倭人那般好用,可也算是不错了。

既然国内的民力尚大有可用,刘宏自然不会弃之不用,于是他早就想好的千舰计划浮出了水面,帝国海军的四大主力舰队如今只有大西洋舰队称得上实力强劲,可是仍未让刘宏满意,而其他三大舰队更是过于简陋,要建立帝国的全球霸权,毫无疑问海军和舰队要比陆军更重要,在航道打通和沿途的港口建立以后,就要靠海军和舰队来维持这一切。

内阁省和枢密院里,因为千舰计划的提出早已是乱成了一团,此时七名宰相中已经换过了两人,李膺和卢植都被刘宏召了回来,两人都是文武双全,而且忠心耿耿,最重要的是两人正当壮年,雄心壮志犹存,不像其他宰相那般过于求稳。

很显然,千舰计划对枢密院造成的震动比起内阁省来要更大,因为一旦这个计划启动,所有的军事资源都将毫无疑问地从陆军向海军倾斜,向段颎,张奂这些旧时代的陆军名将实在很难接受这种变化,不过这却是大势所趋,他们只能接受,而处理和整个千舰计划相关的各种人事变动成了他们最头疼的问题。

昭武九年,当各大报社得到刘宏授意后,透露出有关千舰计划的一些细节后,整个帝国都沸腾了起来,当然那些利益集团的核心阶层早就知道了这件事,甚至早就开始打算在其中牟取最大的利益。

年轻人本就是最容易受到鼓动,千舰计划几乎让整个帝国大学翻了个底朝天,这些年来的年青太学生都是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这个庞大的计划,时不时地对着世界地图上被标注的美洲大陆发表自己的意见。

甚至于海权论也开始在帝国大学的学者讨论中出现了,与之相对的是一些功利心比较重的学者和学生都是开始了关于船舶的研究,希望能在千舰计划中功成名就。

一个尚未被确定的计划就这样激起了整个帝国的热情,虽然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这个庞大的造舰计划于他们来说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可是当大家聚在一起,想着以后子孙能在那些海外的富饶之地分到良田土地,他们也是高兴得很,相对地那些世家中并没有继承权的年轻人也是迫切地渴望着能在海外建立属于自己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