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页

“谁说穷疯了?”农户不识好歹,脸红脖子粗地瞪伙计,见一圈人眼神里鄙夷的目光,一时火上头,抓了个连泥都没抠“咔嚓”咬了两半,捏了细白的心朝我比划。另一个就灵醒多了,挑了个泥少的,袖子擦了擦双手递过来,“您看看,实在是好东西啊,不是胡话,一年里再没这么甜的果子,六文卖的就是个稀罕,可惜外面不上眼,一天都没人过问。”

“称称。”没理这俩人,指了两个筐子点了点,“六文我都要了,天黑赶紧回家吧。”

“开市了!”俩农户听我这话喜不自胜,也不称了,随手提了掂量几下,“两筐得有八十多斤,算您五十斤上,一天里头一个客人就全饶了!”

“这怎么说话呢?”南晋昌的小伙计听俩人说得粗俗,敢对了侯爷这个口气打死都不过。

我起身笑着摆摆手,和下苦人有什么好计较的,掏了俩小银饼子递给伙计,“进去换了铜钱给他俩,按八十斤算。”周围看热闹的庄户见这俩外庄的不懂事,一个个怒目而视,看样子想等我走了拾掇人。朝周围人招招手,“都来,一家拿几个,王家本就打算带了大家种这玩意。吃得合适了,愿意种的都去找钱管家说说,洗干净去皮吃。”

程家俩庄户欢天喜地地离开了,王家庄子上的人也开了个鲜,尝过的知道滋味,没尝的知道这玩意带了泥都能卖六文一斤,还是下午的尾货,若摆置干净起个好卖相,还不得往十文去,这可比莲菜厉害多了,一下觉得开荒地其乐无穷,不用动员,二半夜还有挑了火把翻地的。

颖乐坏了,成天站了云家的荷塘边上一气夸这荷花开得漂亮,荷叶长得繁茂,“就是可惜了,这荒地有限,该种的种满莲菜,该包的全包了王家,云家就是拿了荸荠也没地方种,难不成云丫头种了她家茅坑里?”

“你行了,没见小丫头见你都躲远远的。”扯了颖一把,拉了田坎上散步,尽量不和云丫头照面。

颖欢天喜地,丝巾摇得欢实。“不为了钱,就出口气,丫头耍心思的年纪还没到呢!”

“不嫌人家可怜,调换了想想。”朝颖脊背上拍了把,“和云家是个了结,往后乡亲往来,再争就掉价了。”

颖舒心地点点头,一骨碌坐了草坡上,笑道:“养鱼养虾也好,妾身一直给云家留活路呢,要不这庄子早就没了她立足之地。以前呢,两家还有个分界,如今这全王家的地头,咱是主,她是客,得让她知道这宾主有别,别没事朝主家跟前耍花样,教她个乖。”

“分得还清。”我摇摇头,躺了草地上,听了远处传来开荒地的号子声,干劲十足啊。新作物初期固然利润可观,可好景如昙花一现,随了跟风的人越来越多。如同两年前还身娇肉贵的莲菜,如今已经只剩下微薄的收益,荸荠的前景只怕比莲菜好不到哪去。

程家明年千十亩,王家几百亩。也就算是把长安垄断了,看来农副产品的再加工创收才是出路,不能被几亩薄田上的出产禁锢了思维,多一个环节就多一层利润。

得有个初步的提议了,不为王家,纯粹是发自内心,远远田陇里操劳的农户,由关中开始,逐步的良性扩展开来,受益的不是几个人,几个利益集团,而是整个唐帝国。怎么说我也是唐帝国子民,国家没有亏待过王家,虽然我常常还沾国家政府点小便宜,可打心底里还是期望祖国繁荣富强,长久兴盛下去。

有变化,不禁自嘲地笑了笑。自己竟然逐渐变得高尚起来,不可思议的化学效应,生长在红旗下的人回到了落后的年代却感觉有种高尚的情操在内心里滋生,无论是道德观还是世界观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丝丝分扣,有序可循。

看来简单不一定是错,谁都希望付出能得到满意的回报,国家越强盛、越繁荣,得到的回报就越高,日子过得就越满意,对国家的归属感、对政府的信任感就越强,由内至外的自豪感让眼前的一切都变得开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