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页

“算。”李世无可奈何地拍拍手,“照你王家庄子来看是省了,可世上就你一个王子豪,若家家庄主都你这个本事……”说到这里长叹一声,“这到省心了,官员省心,宰相省心,说不定连圣上都省心。”

“嘿嘿,那是,那是。”这夸我呢,我觉得李世就该当宰相。给刘仁轨那杀才换下来最好。李世人多好。一说就夸,老刘就恶心多了,放屁带点声响他都有话说。还没一句人爱听的。

“转转,看看。”李世来了兴致,也不光是欣赏荷塘了,我领了他满庄子乱逛,又是庄里又是学堂,媳妇姑娘一个个收拾得干净利落,老人们有时候在树下闲聊,娃娃们壮实得和牛犊一般。

随手推个小户家门就能进去。没有上栓上锁的习惯,家家院里起个圈鸡的栅栏,少则十多只,多则几十只,鸡棚里草垛上随手就能摸出鸡蛋;几乎家家后院有养猪,猪圈里干干净净,有点脏肥脏肥就铲出来扔了泥炭圈好的肥料坑里。院子里都几棵大果树,窗台上还晒了扁豆、果干,盛粮食的大翁满满澄澄冒了尖顶……

“竟然还有这么些个家具。”李世出来感叹几声,“以前闲的时候也去过庄户家,没见过有王家庄子这么讲究的,连都置办全活了。”

“这不稀罕,咱庄子上有商号,农家里该有的都有,团置办物件连庄子都不出,顺当。”得意很,满长安能在庄子里开大商号的就王庄一家,周围几十里想置办货物的全都得上这来。

“好是好,总是觉得少点什么。”李世觉得有点不对,忽然又推了个庄户门朝里找,“就说不对呢,走了这么多家竟然没见家里有大牲口的。”

“哦,小弟为了减轻庄户负担,专门起了牲口棚子,全庄的牲口都拉进去有专人饲养。统一管理,有专门的兽医,比放了庄户家好得多,每年添的新犊子也比以前多,农户用起来也得劲。”

“怕是能想到的子豪都想到了。今看得全,呵呵……”李世拍了拍庄前的大门楼子朝远处眺望,“好景致啊,可惜就你王庄这一片上有,若这关内都这一片景象就把大事办了。”

“就快了吧,邻近的几个庄子也比以前好多了。怎么说呢,算是王家庄子带起来的吧,毕竟大作坊有几个,需要的劳力多,也都学了养鸡种果树的。要说因地制宜吧,模式也就这个样子,不麻烦,也不难学。关键看政策,这是近些年朝廷政策好,有农工商并举,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百姓好,国家才能好,盛世嘛,就得这个样子。”

李世点点头,“王家庄子的模式若能推广开来,所谓的盛世怕是不远了。”

我一般不敢这么说话,盛世就是盛世,加个所谓就变了味道。和李世一起就这点不好,他比较愤世嫉俗,老带了批判的眼光看待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拉家常话的时候总是喜眉笑眼,可一牵了国啊,民啊,政策啊,他好像就有点那啥了,话说得也放肆;我打一百分的时候他就给人朝廷开个六十分,也有不及格的时候,反正比较苛刻。

颖不一样,最近就变得比较宽和,她说是我老在家里陪着心情好的原因,不过照我看来是下手包了云家荒地的因素居多。

云家满世界想把荒地包出去,可庄户们心存疑虑,毕竟云家的信用值有限,没人敢带这个头。可现在不同了,如同观世音下凡的王家大夫人发话了,这还了得?这和信用值无关,颖在庄户们的心里早就化身为神佛一般的等级,不但一口气给荒地包圆,谁家想赁就直接找管家签个合同就成,有出产就收地租再没别的附加条件。没出产王家承担一切损失,这简直太划算了,一分本钱不掏的买卖。

五百亩,前后五百亩就两天时间分完。庄头的牛家老爷子八十多岁了,全庄子数他年龄最大,老头倚老卖老地横了管家跟前非得连没出生的小重孙子那一份也赁上。不给赁就口口声声找大夫人诗公道,硬说当年大夫人进王家门的时候他给拉的马车笼头,还得了二十文喜钱。

这不好得罪,这年头上了八十岁就是资历,赁一份就赁一份吧,只要能种了主家也不嫌佃户赁得多。地一分派完,全庄的壮劳力就有了活干,颖划分得好,二百亩鱼塘,三百亩的荸荠。高老师就住了庄头未竣工的别墅里,该怎么走水渠,挖多深,怎么个浇灌。没事就蹲了荒地上帮忙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