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页

同进展无序的和谈不同,与达莱制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着,随着千来个女工的技能日益熟练,作坊的产量稳步提升,而趁了工部未加入前再次扩大生产作坊成了王家和内府的共识。

“这次怎么扩建你来规划,不但是要增加厂房器具,从管理和销售上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同达莱针对作坊未来几年的走向长谈小半天,这让我很费神,谈话进行到后面演变成个人商业讲座,虽然导师的水平有限,可达莱依旧听得兴趣盎然。很欣慰,看来这姑娘还是能接受新鲜事物的,从效果来看,悟性当然远次于老四,但高于这年代的平均水平,具备改造的潜力。“不懂的地方随时来问我,或者问下老四也行,平时多和老四说说话,她才能在我之上。”

“……”达莱刚想说些什么,忽然有丫鬟进来通报,说军部上专门送了信函过来。

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人

大胜,对于种种大破敌军的捷报,这半年来几乎旬旬都有,麻木了。

战事接近尾声,眼看着功成名就的前线将士开始化整为零地虚报各种战绩已经成为程老爷子军中的传统,满朝文武也只有他能拉下脸皮堂而皇之地干这种无耻的事,想当年太宗李世民跟前,当诸位开国元勋面胡吹冒领战功被当众揭穿无数次都面不改色的老泼皮,如今谁又能把他怎么地呢?大家都习惯了,包括皇帝陛下,心知肚明地延续这个传统罢了。

老花招,大军披荆斩棘西进敌占区,斩首xx余等等,唯有不同的是,程老爷子可能对铜炉换郑弘这笔转会交易后悔了,从近期战报上能看出来郑弘正在程老爷子下辖的部队里干苦力,业绩优良,拔个哨所,端个岗楼类的奇功比较频繁,这次立功人员里郑弘依旧在列,再这么下去,都有刻意培养接班人的意思。

西进啊,披荆斩棘啊,斩首多少枚,别人不知道,英公府一天的再教育不是白来的,还不如说是和吐蕃人换防来得贴切,至于人头,都砍下来了,大伙长得都差不多,谁能分清国籍?

从老爷子邀功军报上推测,看来吐蕃人开始回援了,吐谷浑处境不妙。谈判策略有必要改变一下,趁吐谷浑还没反应过来之前,重新调整下和谈思路是必要的。

会见李义府,将前线往后几个月大致走向做了番介绍,与聪明人合作是个轻松差使,李义府显然就属于聪明人,军报一递,胡乱找了张白纸演画几下,连关联词句都用不上。老李就明白我大致意思。

“侯爷所言当真?”在现在看来,李义府的微笑比蒙那个哈迷人得多,一路不停,不呆板,不僵硬,生动并富有层次感,感染力极强。

“当不得真,猜测,推断而已。”我哈哈一笑,摆摆手,两人笑眯眯地过了个眼神,“或者能作为参考?暂时没有太好的建议给您,议和的进程还凭大人决断。”

“侯爷过谦了,有侯爷这一指点,在下茅塞顿开。”李义府会意地点点头,倜傥地拱拱手,“这闷局怕就要开了。呵呵……”

英公的身份,不是说请就能请来的,李义府也知道自己朝英公府去有点提不起门面,可召集参与和谈的官员开碰头会修改和谈策略的话,没有李老爷子参与定不了秤。还得麻烦我,很有面子的差使,欣然受命。

“也好也不好。”李绩模棱两可的总结性发言让众人难以领会,“作为我朝藩属国,无论此次成败,吐谷浑的利益定要维护周详。只要吐谷浑在一天,就要将其拿死,不能因为一时得失丢了吐谷浑这个屏障。”

“是极!英公所指,下官茅塞顿开……”不得不佩服李义府的进取精神,能一天之内茅塞连续两次顿开的人,不是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