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页

“怎么样了?”扶颖坐下,“没出事吧?”

“脸都抽花了,这会光哭,问什么都不应声。”颖歉意地轻叹一声,“都过去的事了,夫君朝那么个小丫头能下了狠手?”

“这打都打了。”我懊恼地撮撮脸,“哭哭就过去了,往后对她好些,权当补偿。”

“这次也是妾身的错,不该朝您递这么些怪话。”颖见我难受,剥了个杨桃递过来,“知道您对妾身的心思就够了,丫头得了这打,怕后面日子都活不舒坦,多哄哄。别因为这个让她对妾身起了间隔,往后家里不和睦钱再多也没用。”

“嗯。”我点点头,“还是你明理,我糊涂了。”

“今晚妾身和老四歇到正房,您和二女说说话也好。”说罢起身要去安排。

“算了,有老四陪一晚上也好,今咱俩说说话。”那边是假哭,陪一晚上有屁用,更蹬鼻子上脸。起身拉了颖,“走,不理她俩。”

果然奏效,虽说现场颖针对我殴打二女埋怨不少,可转过天来就笑容满面,二女显得焉了许多,一回来就钻了房子不出来,颖为这个还亲切地劝慰几次,我则一幅死不认错的模样,呼来喝去照旧。

看来偶尔有个家庭暴力还蛮管用嘛,至少表面上管用,尤其是老四,最近就没敢靠近我蛐蛐罐五步之内,在我跟前说话也懂得修饰下称呼,心怀大慰的同时,连旺财都敢朝针鼻挑衅了,有进步。

虽然是演戏,可毕竟是动作场面,老演员的,早已经达到人戏合一的境界,无形中滋长了心中的暴虐情绪,就拿现在来说,对面这几个家伙就让我难以按捺心头的怒火,敢找事,身为堂堂天朝伯爵,京城里都没几个人敢朝王家滋事,更何况几个臭味相投的吐蕃使节?拿了一堆不知所谓的垃圾礼品就想糊弄俺,可恶的是里面还夹杂一瓶号称吐蕃特产的花露水,太可恨了,我王家的东西都成吐蕃特产了,弄了个镶几颗破烂宝石的银瓶子包装就敢在老关庙里耍大刀?赤裸裸地挑衅!

压制想砍人的冲动,朝几位国际友人拱拱手,“文成公主……太后的美意,在下心领了,麻烦诸位回头转告老太后一声,以后能有用上在下的时候,尽管开口,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决不推辞。”一时没能给文成公主个适当的称呼,胡乱按个太后头衔糊弄。指了指桌上的礼品,“至于这些个东西,既然自己人,就不用这么客气,还请诸位带回去。”

来的都是吐蕃国王的使节,文成公主作为吐蕃王的监护人,使节们到了长安尽量都打出亲家牌,不谈局势,不衡量国内势力,扬长避短用感情攻势凸显自身优势。只要是参加和谈的核心成员,上来打了文成公主的旗号先送礼,送完再缅怀一下两国蜜月期的美满时光,顺便歌颂文成公主入吐蕃后对吐蕃种种改变做出卓越贡献,间接描绘出吐蕃国王和其追随者爱好和平,愿意在不影响睦邻友好的前提下与强盛的唐帝国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半句不提谈判事宜,颇有谈判桌上是对手,桌下是亲家的风度。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吐蕃人送礼的方式依旧那么野蛮豪放,想硬塞回去是不可能了。上交朝廷吧,放家里也不好闻,李义府虽然爱财也看不上这些东西,各家都收了,大家心照不宣留了下宝石后缴上来满满一大桌,反正缴的东西都相同,我和李义府还默契地对笑一下。

相比吐蕃国王的使节,吐蕃大相那边则要沉稳许多。递交国书后,依礼节想拜见唐帝国皇帝陛下,被委婉拒绝后也不气馁,并不急于在谈判桌上有所建树,每每和吐谷浑那帮一个个眼睛长了天灵盖上的杀才发生口角后就愤然离场。开始几次也到罢了。可后面明显是借了吐谷浑的傲气拖延谈判进程。看来李老爷子所料不差,吐蕃大相留了后招。

“此次议和事关重大,切勿因为农学事宜分心,有老夫在,少监尽可以安心。”刘仁轨对三方会谈的进度保持高度关注,时常提醒要以国家利益为重,绝不能让番邦贼子有机可乘。并一改往常对我的评价,认为我有处理外交事务的天赋和能力,在前线大军的配合下,若将平时的手段用出一半来应付就能在和谈中立于不败。

不知道他夸我还是损我,就好像我生下来就是个损人利己的奇才。只用一半功力就能应付国外势力,可我全神贯注的十二成功力给老刘三番五次迫害利用,两厢一比较,真正的反派跃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