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直以为咱想杀你

刘伯温想了想,道:“圣人说为政以德,如众星拱之,齐王说的大概就是礼仪道德吧,若是事事以律法规定,难免过于严苛,律法之外的事,可以用礼仪道德来束缚,这的确是治理天下的手段。”

“你跟齐王说的?”

嗅到了什么,刘伯温又要躬身,朱元璋却扶住他:“咱知道了,走吧。”

刘伯温走出大殿,不难猜出事情的来龙去脉,朱元璋宣他进宫只是为了问一句话,若是知道,齐王平时的作为,再对比他说出的这番话,的确令人刮目以待。

朱元璋想任用教导楚王的人,可是是谁教导他的?侍讲学士不敢妄论治国之策,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齐王悟出来的?

刘伯温看见一人朝这边走来,认出是齐王朱榑,就站在原地等了等,按照规矩行礼,却是一言不发。

朱榑早就见过刘伯温了,他身穿青色儒袍,甚至有些潦倒,眼神一如既往的宛若清澈的水潭,加上刘伯温是个相貌堂堂的老帅哥,就算落魄气质也与寻常的老儒生不同。

“你想让刘伯温当你的老师?”

朱元璋脸色微沉,刘伯温精通权谋之道,是个不可不扣的人才,不放他回青田,是担忧刘伯温辅佐别人祸害太平盛世。

以朱元璋的猜疑,若朱榑不是自己的子嗣,朱元璋恐怕要往更深一处想了。

“太子有宋学士专门教导,我也想要一个师傅。”

朱榑眼神期待。

朱元璋凝视着朱榑,推开疏奏,不动声色地站起来。

历史上,朱元璋或许不是好皇帝,但是绝对个好父亲,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认为朱标性格儒弱,意图造反,还没起兵就被朱元璋发现了,换成别人,绝无生还的可能。

但朱元璋,连他们的爵位都没有废除。

十三子代王朱桂,建立功勋后变得十分骄纵自满,他游玩街市时,把斧头藏在袖口里杀了人,朱元璋最痛恨有人欺压百姓,凌迟也绰绰有余,但只是训斥代王朱桂一顿。

朱元璋太重视亲情了,归根结底,是他幼年的生活,战乱纷争,无休止的杀伐,是一个充满饥饿、寒冷、肮脏、杀戮的年代,但他的父母和大哥未驱赶他离开家,正是因为这种环境的衬托,让朱元璋感觉亲情弥足珍贵。

除了血缘。

还有一个原因,朱元璋从过往的带兵生涯中,悟出一个道理,攻无不克的将领一定要有匪气,常遇春、徐达、汤河、冯胜和邓愈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人。

今后诸王是要守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