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是笔小买卖,没想到货这么多。
量大从优,陵州渔民出的运费一下折扣不少。
-
六月初三,碧空如洗,邺城码头驶进数条大船,全是商船。
邺城百姓难以忘却这一天,赶着马车的商队像蚂蚁一样陆续往船上走,腌鱼的气味久久盘旋在四周,号角鸣起,一艘艘船悠悠的往北边驶进。
为了尽快将腌鱼送至西北冷藏,盛言楚和商队规划了最短也是最适宜的北运路线。
以陵州或邺城为起点,经南域东南海面,直穿鸡鸣岛抵达静绥县,不走江南府(交不起过路费),走陆路绕过咸庆郡、西行嵊余府、北上奉河郡等地,再下船直驶西北最大的伽梨江,一路畅通运到玉山脚下。
这条水上航线长,陆路也不短,和华宓君说笑时,盛言楚不好取名,便戏称为‘腌鱼之路’。
第170章 【三更合一】 李老大人……
陵州的捕鱼期有三个多月, 打捞上来的鱼全部运给柳持安当然不现实。
柳持安在信上说,西北各部的人不经常吃鱼,不是不喜欢, 而是因为常年住在寒冷玉山下的蛮族之人习惯了上山打猎, 生活习俗比较粗犷,宁愿去山上追袍子, 也懒得织网去伽梨江逮鱼。
之所以买鱼, 原因很简单。
这些年柳持安统领西北各部时,有意减少屠杀山上的野兽,从虞城大肆购买湘绣布帛就是例子,衣着上得以解决后,柳持安开始从吃食上下手。
柳持安扮做巴柳子时一直在静绥和南域两地辗转, 他吃过南域的鱼虾和贝类, 味道绝佳,他的口味和西北各部百姓差不离, 想来西北人不会排斥陵州鱼。
至于南域的毒…说实话, 赫连氏残存下来的百姓身上的毒素未必比陵州鱼干净,再有,盛言楚说陵州鱼毒素已清, 盛言楚敢打包票, 那柳持安就信这个。
头一批腌晒的鱼贝等物运往西北后,南域其他府城听到动静纷纷找上陵州渔民, 恳求帮他们牵线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