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陈胜那样揭竿而起,敢于反抗秦国暴政的,终究是少数。
而且他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能够带头站出来,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勇气。
黄贺摘下一片绿叶,插在赢阴嫚的秀发,轻嗅了一下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其实秦国的老百姓,是这个世界上最吃苦耐劳、最懂得感恩的人,他们只要能活下去,能有一口吃的,就不会造反。”
“如果他们反了,那一定是统治者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是陈胜这群人,可能是他们怕参加这次徭役后,就再也回不了家乡了。”
“既然左右都是个死,那为什么不奋起反抗呢?”
黄贺站在赢阴嫚面前,看着眼前这个十七岁的少女。
明眸善睐,顾盼生妍。
他知道眼前的少女,正处在她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迅速建立的关键时期。
“其实你想做一个合格的皇帝,就要去到人民群众当中,始皇帝之所以能提出那么多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政策,就是因为祖龙他幼年时在赵国为质的经历。”
“你只有走进他,才能了解他,才能关心他。”
“否则上位者爱民,就像叶公好龙一样,只停留在表面工作。”
“有一位伟人说过,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你想做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必须从基层做起,从基础做起。”
赢阴嫚低垂着眉眼,问道:“请公子教我。”
黄贺笑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道理讲的再多,也不如踏踏实实的做一遍。”
“我这里正好开办了一间扫盲学校,我想让你去当教书先生,你愿意吗?”
教书?先生?
赢阴嫚小嘴微张,她想过黄贺会让她下地种田,又或者去工厂做活,但是她唯一没想到的,就是做什么教书先生。
“我,我愿意的,只是我从未做过教书先生,我怕做不好。”
黄贺握住了她的葇夷,玉手纤细、滑嫩,让黄贺爱不释手,“正是因为没有做过,才要尝试,否则人生按部就班,那还有什么意思?”
“你要知道,有些人活着是因为他们只能活着,有些人活着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你现在有这种能力,也有这种条件,如果不能活的精彩,就太浪费了。”
黄贺的话,让几个人眼前一亮!
“活着并不是单纯的活着,而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师父,你说话太精彩了,不,是精辟!”
黄贺笑道:“你就是个屁精!”
胡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道:“屁精就屁精,那我也只做师父一个人的屁精,别人想舔师父的屁股,他们还没这个门路呢!”
赢阴嫚在第二天就加入了骊山扫盲学校,开始了人生中第二次学习。
作为秦始皇的儿女,他们或许比不上许多天之骄子,但是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绝对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
给他们授课的,那都是六国原来的大家、名师。
赢阴嫚是看不上这个所谓的扫盲班的,在她看来,这就是一乡下私塾,而且一个班那么多人,怎么比得上自己读过的皇学,那可是名师辅导,一对一教学,老师那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可进了扫盲学校,赢阴嫚才发现自己真的开了眼界。
骊山扫盲学校只有三个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按照黄贺的要求,一年级,必须掌握基础简体汉字2000个以上,掌握基础的九九加法表、九九乘法表,要学会一百以内的简单加减乘除运算。
二年级基本上等于初中的课程,三年级,则相当于高中课程。
至于更高等级的学科,除非你是在这方面有着特殊的天赋,否则不用继续深造,这也是黄贺从后世的大学得到的教训。
许多人到了大学,根本不是为了学习,除了谈恋爱、逃课、打游戏、睡觉之外,根本就是荒废学业。
与其让他们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还不如充实到一线,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而且黄贺规定,凡是年龄在十周岁以上的,不论男女,都要参加体力劳动。
女生进入绢纺厂、造纸厂等需要体力较少的工厂。
男生则必须进入钢铁厂、陶俑厂、家具厂、粮食生产等行业。
黄贺提出的口号是:“寓教于学,学劳结合。用劳动代替体育,在军训中得到成长。”
至于国防教育、军训教育,更是每个骊山劳工、学生必须接受的。
每一期的学习,都会持续在一年左右,因为是刚刚起步,一切都在摸索当中。
目前在黄贺工厂里打工的这些人,有百分之五十,都在骊山扫盲学校里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黄贺给他们保证,只要学习成绩突出,工作能力优秀,就可以破格提拔到领导岗位,进行再学习,再教育,再提拔。
这项进步机制,使得骊山扫盲学校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许多工人真的是拼命学,拼命干,就是为了获得一个晋升的机会。
以前他们没有这个平台,不论你多么的优秀,都只能当一辈子劳工。
可现在不同,只要你有能力,肯学习,能吃苦,即有机会获得成为人上人的机会。
赢阴嫚一进入班级里,就成为了骊山扫盲学校,一年级一班最漂亮的女人。
在她周围,是跟她年纪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当然也有不少年纪大的学生,那些都是活了三四十年,遇上了黄贺之后,迫切的想要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人。
赢阴嫚的身份是保密的,所以班级里的学生,只知道这是一个来头很神秘的人,却无人知道,自己身边坐着的,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公主殿下。
如果秦始皇活过来,看到自己的女儿和一群士伍坐在一起读书,不知道会不会气死。
赢阴嫚的脸颊是清秀的,脖颈是细长的,就跟黄贺池塘里的天鹅一般。
她身上穿着丝绸做的长衫,微风吹过,飞扬起来,撩动了班级里许多青春懵懂的男生的心。
赢阴嫚对这些小男生的心思,看在眼里,却并不心动。
因为她已经见过高山,这些男生里面,最拔尖的也不过是个小土包。
黄贺的颜值、学识,就像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让她这朵云,只能停留在高峰上。
赢阴嫚要做一名教师,首先她必须深入的学习,骊山扫盲学校的知识。
那些知识虽然简单,但是跟当下的许多知识,属于另一个系统。
可知识是相通的,只不过换了一个形式而已。
譬如数学,赢阴嫚发现,这些奇形怪状的数字,比起她学过的那些更加简单易记,只是简化了学习的过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有一家专门研究算术的流派——经术。
后来西汉时期的张苍、耿寿昌搜集编撰前人的著作,汇编成著名的《九章算术》。
赢阴嫚有基础,再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就进步迅速。
一个月后,赢阴嫚找到了黄贺,要求升级。
黄贺询问了她的主课老师,主课老师对赢阴嫚是赞不绝口,称她是非常有天赋、灵性的女孩子,在一年级的升级试卷表现优异,满足升级的需求。
这也是骊山扫盲学校的一个创新。
虽然规定上,每个年级的学习时间是一年,但是学校每个月都会组织考试。
只要你分数达标,并且主动申请,就可以提前进入下一个年级学习。
这也是一种人性化、效率化的管理方式。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骊山扫盲学校,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安排他们进行专门的学习。
譬如一个学生偏科,数学成绩特别好,但是语文学一道不开窍,学校就会在其学会基本的简体字后,安排他进数学专班,专攻数学一道。
赢阴嫚属于文科、理科都不差的那种,甚至可以称得上一句优秀,虽然在骊山学校仅仅学习了不到两个月,却已经掌握了二年级的基础知识。
在二年级一班里面,赢阴嫚不算拔尖,却也不拖后腿。
在这里,学生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对于基础理论、基础汉字、基础数学的掌握到达了一定的阶段。
他们见识到了物理的神奇,知道了牛顿三大定律,认识到了光的三原色,重力、浮力、重力加速度……
物理和化学,给他们打开了一扇崭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终于知道,为什么化学小队里面的人,会用“氢氦锂铍硼”这种奇特的文字做名字。
他们亲自动手做了一些小实验,他们见识到了催化剂、高锰酸钾、双氧水。
在以前,这些神奇的化学现象,是只有巫婆、术士才能掌握的技术,但是在学校里,这是人人都可以学到的知识。
黄贺的出现,打破了知识壁垒,将这些束之高阁的学识传播开来。
赢阴嫚第一次接触到这些知识的时候,她的嘴巴是合不拢的,眼睛是合不上的,她见识到了科技的力量,对于黄贺的一些神秘之处,就更加的好奇。
“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才能培养出黄贺这种人才?”
“还有他的那些关于治国理论,又是何人所教?”
“他为什么不敝帚自珍,为什么要将这些足以改变世界的知识传播出来?”
“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学科,无论哪个拿出来,都能自成一派!”
赢阴嫚越是深入的学习,越能感受到黄贺的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