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而这些翰林们有一些是真的可以过耳成诵,过目不忘,虽然过后印象会不深,也会忘记,记忆不清,但是人家是真的天赋异禀了。

每天在翰林院的‘凡尔赛天才’的对比下,唐大儒变得更加的谨慎,天下能人如此之多,他除了占了好名声以外,还有什么?

是什么让他觉得自己这么厉害了,是什么让他有资本在这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面前都蹬鼻子上脸了?

本来对待司徒皇家父子们的态度,也变得更加正常,没有了“肆意妄为”的态度。

唐大儒是真的不敢肆意妄为了,总怕自己哪一天露了馅儿被咔嚓了!

不过刻在唐大儒骨子里面的平等,并没有因为他的谨慎而放弃,他永远是在和平年代被教育出来的人,骨子里并没有屈服。

只是唐大儒整个人对外人的感觉,更加的像一个‘圣人’。

在翰林们讨论的时候,有时候每一个人都有自圆自说的道理,就需要唐大儒的评判了。

而唐大儒拥有的世界观,和更宽广的论述,则给翰林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

这次出题的过程,对于这些翰林们都是一次升华学习的过程,果然越学越觉得自己渺小,越学越觉得自己是个小学生。

在门外面静守的御林军们,每天听着院子当中叽哇乱叫的争吵声音。

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好啊,瞅瞅里面那些翰林,吵得嗓子都哑了。

唉~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