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你们要做的事情,出题时每一道得分项必须有正确的答案,不许考题出现疑议。

而且得分不允许有个人倾向,必须有标准答案,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标准。

同时考题要求贴近生活,关乎天下大事,记住每一位参加科举的举子,考上进士之后,都将会成为官员,成为很多当地老百姓头上的掌控者。

我们要对每一位考生负责,因为关系到以后天下苍生。”

唐大儒并不希望这群有才学的翰林,为了难而出考题,所以忧心忡忡的提前将一些要求说明。

翰林们每一位都是聪明人,哪能听不出来唐大儒的忧心呀?

确实也点明了很多年轻的翰林,可能是上一届的状元,榜眼,探花,此时正想摩拳擦掌的给下一届的同僚,来一记大棒,难死他们!

唐大儒的要求,非常的到位,直接将这些翰林们也给难住了。

“吾等定将竭尽全力,绝不会以一己私利做事的。”王典院士首先认真负责任的拱手说道。

年轻的翰林们纷纷拱手行礼,切莫不敢肆意妄为,更加不会出题,为了难而难!

在王典院士的带领下,翰林们抛弃内心中的杂念,真正利用所学知识,还有看过的那么多的皇家珍典书籍,融会贯通,开始出负责考题。

唐大儒则是稳坐高台,每天就盯着这些翰林们高谈阔论为一道题,争相辩论,争取每一道题都没有疑议。

而且唐大儒真的是感叹,这些年轻的翰林们每一位都是天才,他是因为有病,所以过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