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明高兴极了,又摁了另外的按钮。只见螃蟹交替地移动着腿脚,横着运动起来,走路的模样和水族馆水箱里的真螃蟹简直是一模一样。利明迷上了这只螃蟹,让它在自己家里散起步来。
这时,利明忽然觉得有些惊讶:这么几个简单的零件,稍稍拼凑一下就可以活动;小小的—个电动机驱动的模型竟能模仿出真正的螃蟹的动作。生物真的是非常简单吗?
不,不可能。利明想起了自己几年前饲养蝌蚪的情景。那时,利明几乎每天都可以兴奋地观察到一些奇妙的事情。比如,蝌蚪长出后腿啦,长出前腿啦,尾巴不见啦。这些变化机器人是根本无法模仿的。
生物这东西真是神奇。
自己身上也没装什么电动机,怎么就能活动呢?利明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去年暑假做的走马灯还躺在房间的一角。那是利明暑期手工劳动的作业。制作材料是一些从文具店里买来的木工用层板和玻璃纸之类的东西。夜里,利明把走马灯拿到阳台上,放进蜡烛点亮之后,安装在上部的纸制叶轮就慢悠悠地转动起来,并带动起玻璃纸筒一同旋转。在微微有些泛紫的夜幕下,花花绿绿的哥拉斯的影子在灯面上缓缓移动……
不久,进入初中、高中以后,利明渐渐知道生物都受一种叫dna的物质控制。dna的构造实在是完美无缺,这一点让利明惊叹又己。为什么牛命能设计出如此巧妙的遗传密码?为什么形形色色的生命变化竞能用如此简单的结构来表达?太不可思议了!突然,梦境换了一个场面,利明发觉自己来到了研究室里。然而这里却是灰蒙蒙的一片,有些破旧的感觉。仔细—瞧,既没有多肽合成仪,也没有基因扩增仪。利明终于想起来了,这是过去的第二研究室。当时利明还是大四的学生,刚进到讲座里来。
“我希望你把线粒体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
那时年纪轻轻、意气风发的石原教授把利明找来,对他说了这番话。石原教授是在利明进入生理机能药学讲座的前一年才来到这里的。当时,教授正在探索新的课题。
“目前的研究全都局限在细胞核基因这一领域里,然而不久的将来,仅凭这些是无法妄谈生命的本质的。细胞内部也有个小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即便是一处很小的地方出了问题,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秩序。我觉得有必要更全面地考察这一问题。怎么样,永岛?你做不做这个课题?我希望你能够不断创新!”
利明马上投入到了线粒体的研究之中。线粒体的dna构成与细胞核完全不同,利明感到一切都很新鲜。这是个未知的世界,远远超出了以前在课堂上学到的生物化学和基因的有关知识。利明的胸中激荡起强烈的冲动:这一崭新的领域将由我来开拓!
就像转个不停的走马灯一样,线粒体总是在静悄悄地回旋着。线粒体之间彼此缠绕,形成巨大的集合块,不断旋转。它们就像是马格里特画里飘浮在空中的石头,慢慢地、缓缓地、不停地旋转着,同时把黑色的影子投向地面。利明在梦中仰望着这一团黑影。它们如同夜幕一般遮盖了太阳的光辉。利明觉得双脚已经离开了地面,自己就快要被这一片黑暗所吞噬。他一边忍受着这一切,一边一动不动地仰望着如墨的苍穹。
对“eve1”的分析进展很顺利。
不知不觉,日历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八月了。炎热的天气一直在持续。校舍周围树木的叶子像一面面反光镜,将强烈的阳光反射过来。光线透过研究室的玻璃窗照进屋里,把房间烘得闷热难耐。由于药学系的空凋不起作用,所有讲座的研究一下子都陷入了停滞状态。再加上大四的学生又忙着复习考研,他们不来,各项研究就更是停顿不前了。利明所属的讲座也突然闲散下来,往常的紧迫感在一天天地消失。研究室里就只剩下利明和浅仓。不过,这一切跟利明毫无关系。热气腾腾的研究室里,利明仍专心致志地指导着浅仓分析“ev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