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一定有过路人注意到十九号门前停了一辆车。”
“我看不会有人去注意的,”我说,“大家对于车子已经习以为常。当然,除非它是一辆与众不同的车子——然倒又不可能——”
“时间当然是中午大家吃饭的时俟。柯林,你明白了吗?
这下子又要扯到蜜勒莘·佩玛繻小姐。想想一个壮汉被瞎眼妇人戳死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如果他被麻醉了的话——”
“换句话说,一如黑姆太太说的‘他是到这儿来赴死的’,他在毫无怀疑的情况下,应约来到这里,喝了一杯雪利酒或是鸡尾酒——‘迷其魂’产生作用后,佩玛繻小姐便动手。然后她把杯子洗净,把尸体俐落地摆在地板上,把刀子扔到邻居的花园里,最后和往常一样地出门。”
“半路上打电话给加文狄希社——”
“可是她为什么要那样做?并且特别指名雪拉·威伯?”
“但愿我们知道。”哈卡斯特看看我问,“她知道?那女孩自己知道吗?”
“她说她不知道。”
“她说她不知道,”哈卡斯特声音平板地说,“我是在问你,‘你’认为如何?”
我半晌没有说话。我认为如何?现在我必须下定决心。真相终会露白。如果雪拉正如我所想的那样一个人,她并不会受到伤害。
突然地,我从口袋里抽出一张明信片,搡到哈卡斯特的面前。
“这是寄给雪拉的。”
哈卡斯特扫了一眼,那是一系列伦敦建筑物明信片中的一张——中央刑事法庭。哈卡斯特翻了过来,右边是住址——
字迹端正。r·s·威伯小姐。萨谢克斯,克罗町,帕麦斯顿路十四号。左边,字迹一样端正,写着“记住”两个字,底下则写四点十三分。
“四点十三分,“哈卡斯特说,“那是那一天钟面上所显现的时间。”哈卡斯特摇摇头又说;“一张中央法庭的照片,两个字‘记住’,时间——”四点十三分。一定和什么有关联。”
“她说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随即我又加了一句,“我相信她”哈卡斯特点点头说;“继续就此侦察下去,也许可以找出点什么”“但愿如此。”
为了打破我们两人之间的尴尬场面,我说:“你的‘公文’不少嘛。”
“都是通常的,大多没有什么用。死者无前科;档案里没有他的指纹,这里的资料都是那些以为认得他的人提供的。”
他念着:
“亲爱的先生,报上所刊载的那个人,我几乎可以确定他就是前几天在威尔斯登火车站登上火车的那个人。他独个自言自语,神情猛然兴奋,我当时看见了,就觉得这个人不对劲。”
“亲爱的先生,我想这个人看起来很像我先生的堂兄约翰。他到南非去,但也许又回来了。他出国时原来留着髭,但是他当然也可以剃除。”
“亲爱的先生,、昨晚我在地下铁看见报上所报导的这个人,当时就觉得他有点奇怪。”
“有些女人常以为认得自己的丈夫,其实不然!有的母亲和儿子分别二十载,仍然信心十足地自以为还认得儿子。”
“喏,这是失踪人口名单,但没有什么用处。‘乔治·巴洛。六十五岁,离家失见他的妻子认为他必然丧失了记忆。’下面有个注脚则说;‘因为涉及大笔金钱。有人看见他和一个红发寡妇四处游荡,而且还骗了人家一次。”